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品】说课稿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泉城》是新课标江苏国标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共6个自然段,是一种很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总写了济南的泉水不但多而且美。第二至五小节为全文的重点,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作者生动而详细的介绍,令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四个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都是先介绍 泉水的位置,再描绘泉水的特点。另外全文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②、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难点:体会趵突泉冒上的水像三堆白雪。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复习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泉,然后自然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泉水不但多、而且美。最后让学生选学课文中详写的一处泉水,弄清这一处泉水的位置和特点,并练习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

  2、学法:启发式自读自悟法。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济南泉城的哪些特点?

  济南72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探究新知

  过度:济南的泉水是这样的美丽和神奇,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变想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3)、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珍珠泉特点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文中描写的画面。

  (4)、通过读和看你觉的珍珠泉怎么样?

  (5)、珍珠泉给大家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涌”是什么意思?

  (6)、如果现在你站在珍珠泉的岸边,注视着珍珠泉的美景,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

  2、自学第3、4、5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②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分别在什么地方?

  ③有什么特点?(用“——”画出主要词语)

  (2)学生自学。

  (3)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4)练习朗读。

  3、学习第6自然段

  三、小导游

四、总结全文

说课稿 篇2

  品社学科的课程理念已从“道德观念灌输优先”经过“学科体系完整优先”,转向了“社会生活优先、学生发展优先和培养人文精神优先”。教师的角色地位也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向为“学生学习、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合作者”。这恰与教育的服务性质是吻合的。因此,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定位是:

  1、 服务学生发展。 这里的发展我们认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远比知识结果的获得重要,包括道德情感、探索兴趣、研究态度、合作能力、生活行为等;

  2、 整合课程资源。 社会是个万花筒,生活好比七色光,我们的学生更是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内在潜力的个体,这一切都和我们的教材同属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试验教材、教参编得都相当不错,但它仅是一个提供了丰富范例的载体。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需要我们教师自主、能动、创造性地整合有效资源。

  第一步,充分利用实物资源,调动感官认识面料。

  教材46页七色光中“各式各样的衣服”包括了各种式样、各种季节、各种年龄适用的衣服,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唯独“不同面料”这一点光看不清楚(照片与实物毕竟有区别)、光听不明白(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够),只有让学生直接触摸才能真正体验。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一次小调查,要求学生向父母请教今天所穿衣服的面料,让学生带着一个初步的概念走进课堂,然后尊重学生兴趣,自主选择探究主题,以重组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面料的特点,在大组交流中进一步触摸认识面料,使概念与体验达成共识。

  第二步,充分利用教师、教材、教参资源,探究棉布衣服由来、感受劳动艰辛。

  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问号形象、探究意识和现身说法,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根据教参71页“棉布衣服的自述”制成的录音和教材48页故事的图片以及社会三年级《衣服的来源》配套音像资料,我自制课件,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在听听、看看、做做、想想、说说以及游戏活动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了解了棉布衣服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六大环节、若干工种及许许多多人付出的艰辛劳动。

  第三步,充分利用社会、校园资源,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原拟邀请校外辅导员棉农、纺织工、服装厂工人走进课堂,由学生对他们进行采访,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劳动者的艰辛,体会衣服的来之不易,产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爱惜衣服的情感。由于条件不够成熟,只能请孩子预先采访相关职业的家长来说一说,并通过媒体中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衣服加工的艰辛。此时,两个生活问题现实又尖锐:①校门口的失物招领箱里总有无人认领的校服,怎么办?②我个子长高了,衣服实在穿不下了,总得扔了吧?——探究过程中埋下的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种子开出了美丽的心灵之花,学生的节俭和爱心意识油然而生。这样的设计正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用教材教会了孩子生活。同时,孩子的奇思妙想——设计一种超弹性、会“长大”的衣服面料也为第二教时“面料的拓展、科技的创新”(了解合成面料及原料,畅想发明新型面料,满足人类需求)打下了埋伏。整堂课对棉布的探究过程可以说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方法(采访长辈、上网调查、书中查询、实地考察、实物考证等)、激发了探究的兴趣,而课后各小组对麻布、丝绸、皮革、羊毛织物的探究也给了学生自主发展、拓展实践、追求成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