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巷深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四篇课文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着重对养母无私的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过程进行叙述,成功地刻画出了养母的感人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本课从情感内容和能力培养上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领略体会到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2)通过质疑、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外貌、神态描写及生活中琐事的叙述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写作。
确立依据:
(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
(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形式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水平。
(四)教材处理
重点感知理解文本,由文本引发讨论思考,课前鼓励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回味与母亲相处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瞬间,教师也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向学生叙述一些母亲与儿女间感人的故事来补充课堂教学。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谈到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努力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扩大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说方法
(一)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都依赖自己的母亲,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开始在初中学会独立,对于母爱的温暖更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以“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应该很有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兴趣,并把它引导到阅读课文上来,从而理解文章是怎样表现母爱和亲情的。
(二)教法分析
具体教法:创设特定情境,通过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诗朗诵《游子吟》,将学生一下子引入到温馨的母爱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立足文本,合作学习;重点内容,讨论总结;母爱亲情,领悟体验并现场感受。
理论依据:本文文质兼美,文中的浓浓亲情感人肺腑。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激起学生的共鸣,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本文的课堂教学。
(三)学法指导以及学生活动的开展
1、具体指导
(1)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2)精读课文,讨论交流,掌握重点。
(3)互助学习,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2、学生活动
(1)师生共同完成4项活动:
①合作探究:了解“养母”为“我”所作的一切及“我”对“养母”感情变化的过程;
②诵读品味:反复朗读文末三段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③讨论小结:领会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通过描述生活琐事的方式来突出中心的写作特点;
④拓展延伸:理解、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获得启迪。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理论依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感知课文,并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与启迪。
(四)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效果设想
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提出重点问题;在学生合作研讨后,进行交流展示;在分析总结后,进行延伸探索;在领悟体验后,现场感受母爱的伟大。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的引导者。我想只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种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应该是良好的。
三、说程序:
本课设为两课时教学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或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生共同朗诵唐诗《游子吟》;
3、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由此导入新课,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检查预习,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
(1)用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2)学生读生字,解释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