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关于周长的说课稿

  篇一:《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4——45页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4、情感与态度: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

  2、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通过蚂蚁爬树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首先用课件展示蚂蚁沿着树叶作运动的情景,并让学生举起手来跟蚂蚁一起运动,接着提出问题:蚂蚁是沿着树叶的什么进行运动的并且运动了多长?学生发现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进行运动的并且运动了一周。

  接着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周长”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使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周长。

  (二)自主探究,认识周长。

  这一环节,我首先设置了以下3个活动:

  活动一:

  首先让学生拿出平时收集来的不同形状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么描的。并用语言讲解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然后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不管从哪里开始描,最后又回到起点,也就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接着用课件再动态演示一遍描的过程。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我们就将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

  学生在理解了物体的周长时,我再课件出示一些图形?问学生“我们学会了描树叶的边线,那你们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描,描好后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发现,原来和描树叶一样,也是描了图形的一周。我再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也将图形边线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

  活动二:

  学生在认识了树叶和图形的周长后,让学生去找一找身边的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去摸一摸。学生可能找到了课本的封面:课本封面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封面的周长。学生也可能找到课桌面:桌面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等等。学生充分的去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让周长的意义理解的更加的深刻。

  活动三:

  在学生认识并且理解周长的基础上,让学生去量一量物体的周长。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老师或者学生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然后小组合作,用工具测量一下自己的腰围。

  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他是怎么量的。并且量出的结果和自己估计的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接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发现的学习方式,使新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分为3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训练。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本44页“练一练”的第1题,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学生可能快速完成前面2个图形,最后一个图形,学生可能把汽车的轮子整个描上去,这里应该让学生加深对图形边线的理解。

  2、提高训练。

  让学生完成课本45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题可以先让独立测量计算,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3、拓展训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第三题。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将适当的引导学生是否可以把线段进行平移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一题也是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这一环节的三个层次的练习,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既概括学生的思维,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评价,全课小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以上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里和知识起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探讨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我的说课本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完成我的说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