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一)专题要求:
《鸟啼》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本专题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作深层思考,启示学生珍爱生命。
(二)文章特点:
《鸟啼》是英国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劳伦斯的一篇散文。该文写于1919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到一年,在那场战争里,十几亿人被卷入,几千万人丧失生命。整个欧洲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心灵创伤,战争的阴影在欧洲人民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面向人类如此惨烈的死亡、欧洲人民对战争的心理阴影,劳伦斯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鸟儿啭鸣的目的指向是生命的欲望: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鸟啼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由此获得了意义上的升华。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劳伦斯在本文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将鸟人格化,把自然当人看待,展示了自己对死亡与再生独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止我们对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不难想象,读这样的文章,浅层表象的内容可以理解,但对文字里透悟出的对“鸟啼”的象征意义、作者的生死观学生很难理解、体味并认同。基于上述,本课教学将从两个层面上展开。其一,文本层面,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描写、抒情、议论的内容;其二,思想层面,抓住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了解“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生死观,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