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由3-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已用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从正面看到的视图不变,让学生思考该怎样摆,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摆法。试一试,仍用例题中的4个小正方体,改变观察的角度,让学生分别按照从上面不变和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该怎样摆。通过让学生摆、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⒈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⒉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在观察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和学法
《观察物体》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里的内容。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2)正确观察,探究新知。(3)操作练习,巩固深化。(4)总结回顾, 拓展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先组织学生拿出3个小正方体,让学生用面对面的方式摆成一个物体。学生任意摆一摆,然后进行观察,并同桌交流: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视图。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不仅复习和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正确观察,探究新知
再组织学生每人用3个小正方体摆出一个一字排开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拿出第4个小正方体,添摆成一个新的物体,要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小组进行交流,再全班反馈。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摆出将第4个小正方体添加在物体的前面和后面的不同摆法。同时教师媒体出示学生摆出的各种情况。让学生用正方形纸摆一摆,证实从正面看到的视图的确相同。而后针对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交流:如何摆才能使从正面看到的视图不变?除了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正对着前面和后面的正方形摆,看到的视图不变,还可怎样摆看到的视图也是不变的呢?如果生不知道,那老师就摆给他们看,然后让学生看,证实看到的视图也不变,最后老师小结,如果可以不正对着放,可以有无数种摆法。接着就放手让学生完成试一试的操作。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如何摆才能使摆出的物体从同一角度看时,看到的视图不变?
以上教师组织的观察活动,都是在学生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摆一摆,比一比、议一议,使学生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摆出的物体,得到的相同视图形状该怎么摆。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1。组织学生先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并连一连它正面、上面、侧面所对应的视图。
2、出示“想想做做2”。先让学生照着书上的样子摆一摆,然后组织学生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看一看,比一比,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得到视图的基础上,来判断这三个物体从上面和侧面观察得到的视图形状是否相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出示“想想做做”3.让学生根据要求先自己摆一摆,然后有由同桌进行检查,最后全班一起交流不同的摆法。
4、“想想做做”4.让学生自己摆、数。注意:一定要有序地数。
(四)总结回顾,拓展提升
我还设计安排一道开放题。
媒体先出示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媒体出示第1个要求:从上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学生先猜一猜,再摆一摆,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摆法。认定只有一种摆法。再媒体出示两个正方形和第2个要求:从上面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由学生独立摆,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反馈,并展示符合要求的不同摆法。这个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张扬个性,激活他们的创新灵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下一课时的学习设下伏笔。
总之,本节课我按照“激趣——探索——迁移”的顺序进行设计,让学生主动地在观察、推理、判断、验证与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扩展空间观念,学会观察,使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