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8-31

  篇一:西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开篇总起全文,点名西湖是杭州“天堂”的一颗明珠,紧接着,第2、3自然段介绍了远山和湖面的风景,生动描绘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最后还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

  弄清作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欣赏比喻句,

《西湖》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掌握比喻的基本特点。进行欣赏性阅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放映西湖的录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

  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

  2.集体分析:

  (1)指名答,板书

  (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作业

  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篇二:《西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语言,体会意境,丰富语言及文化积累。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点拨反思、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预习、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西湖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指的是哪里?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2、揭题: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丽,而其中有一颗明珠更加的璀璨夺目,那就是美丽的西湖。(板书课题)

  3、你对西湖有多少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西湖的图片、文字资料。

  4、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美丽的西湖游览一番。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长句子的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并相机正音。

  漂浮 素有 连绵起伏 淡淡 犹如 格外 掩映

  一般 令人 夜幕初垂 华(huá)灯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A、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B、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第一自然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句一:理解“素有”“美称”的意思。

  4、句二:作者把西湖比成什么?你有什么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5、读好第一自然段,突出西湖是颗明珠。

  五、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学生自读生字并识记字形。

  2、教师指导书写。

  (1)“杭、犹、绵、淡、格、掩”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般、初、”是左右等宽的字,写时要注意间架结构。

  六、作业设计

  1、描红生字、抄写词语。

  2、连线

  优美的 琴声 柳丝 东升

  秀丽的 湖水 湖水 初垂

  悠扬的 舞姿 明月 荡漾

  明净的 风光 夜幕 轻拂

  3、练读课文。

  4、完成两导两练力所能及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西湖的美丽景色。

  二、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导入:西湖这颗天堂里的明珠到底有多么璀璨夺目呢?今天就让我们真正地走近它,欣赏它!

  三、精读课文,以读代讲

  (一)精读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远眺西湖,看见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2交流句子,教师板书:远眺 山峦 湖面

  3、西湖的山美!(结合插图,出示句子:站在??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真像??)

  (1)能够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品味词句。

  山势之美: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山色之美: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

  4、西湖不仅山美,水也很美!(结合插图,出示句子:平静的湖面??犹如??)

  (1)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理解“硕大”,并体味水面的平静。

  (2)让我们把西湖水的美读出来,指名朗读句子。

  (3)这么美丽的水面,也引来了一群群白鸥,引读句子:一群群白鸥??,好看极了。

  5、西湖真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齐读第2自然段。

  (二)精读第3自然段

  过渡:远观不如近赏,再让我们步入十里明湖中细细欣赏一番。

  1、默读第3自然段,作者走近西湖,觉得它像什么?

  想像仙境会是什么样子?

  2、西湖仙境中有哪些美丽的景点呢?完成填空,品味词句:

  十里明湖中,孤山( )。

  白堤和苏堤( )。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 )。

  3、你喜欢什么景点?能把它的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4、西湖真是人间仙境呀!引读句子:在这如画的西湖边??,怎能???理解“心旷神怡”。

  5、欣赏了十里明湖的秀丽景色,说一说你的感受。(板书:近赏 山 堤 岛) 6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第4自然段

  过渡: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1、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倾听是否有月光下的那番意境和感觉?

  2、泛舟湖上,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结合书中的语言,用一段话来说一说。

  3、师小结:夜晚,华灯璀璨,琴声悠扬,真是天上人间,物我两忘!(板书:夜景 华灯 琴声)

  4、齐读第4自然段。

  四、整体欣赏,积累内化。

  1、完整地诵读课文,体会意境与情感(配乐朗读)。

  2、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3、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1)朗读书后练习4的句子。

  (2)说说每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相似之处?

  (3)从本学期所学课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

  (4)学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任选两个)

  五、作业设计

  1、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积累描写西湖的古诗、文章。

  3、完成两导两练。

  板书设计:

  西湖

  远眺 山峦 湖面

  近赏 山 堤 岛

  夜景 华灯 琴声

  明珠

  教学反思:

  本文的一个重点就是打比方。这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除了让他们找出比喻词,喻体等,练是必需的。让他们在拿到句子以后先要分析,找出各种成分这样久而久之才能够准确的,正确的写出或找出比喻句。第二,这是一篇写景文章,光看文字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西湖的美,因此,上课前我让学生看了我带来的西湖照片,一些风景图,同时也让孩子们去查找有关的资料贴在教室里。这样,借助直观的图看文章就能够更好也更容易进入文中。

  在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那么对各环节的把握就更到位了。因为这时学生的心中有这篇文章的谱了,对文章有了整体的认识。不仅是其他环节的教学,还有背诵课文相对来说也容易多了。

  相关搜索: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种桃柳。每当春天的黎明时刻,月落星稀,晨钟初响,悠扬悦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晓霭迷茫;放眼晓雾中的湖光山色,耳闻百鸟和鸣的啾啾之声,使人飘飘欲仙。

  断桥残雪,是神话《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相会定情的地方。断桥是白堤与陆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桥,由于神话传说,使它家喻户晓。断桥两旁,桃披红云,柳笼绿雾,香风送爽,波光摇翠。待到冬末积雪末化时,这里又是观赏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苏东坡治理西湖后,作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状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个距离相等的圆洞。月明之夜,塔内点起灯火,水面上就会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扑朔迷离,忽兮晃兮,胜似仙境。

  西 湖 故 事

  流连于长堤上,泛舟在碧波间,满目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与我们北方的美景倒也无二致,但体味着历代文人墨客传诵千古的名句和故事,心境却就不同了。

  公元823年,白居易来到了杭州,当上了杭州刺史。他上任的时候,正是西湖(当时叫做钱塘湖)日渐淤塞,湖水干涸,农田苦旱,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时候。为了改善杭州百姓的生存状况,白居易本着为官一任,造福

  一方的宗旨,冲破重重阻力,疏浚西湖,筑堤建闸,使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上数尺,增加了蓄水量,以供农田灌溉,并重新浚治六井(注:六处蓄水池,蓄水用瓦管或竹筒从西湖引来,为市民提供引水),保证了城里居民的正常用水。面对自己的成绩,白居易在欣喜和自得之余,用诗句记下了当时西湖的盛况: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诗人的欣喜和自得是有理由的,白居易修整后的“钱塘湖”有10.8平方公里之大。西湖的疏浚,不仅起到了解民倒悬的作用,也为西湖留下了千古名胜——“白堤”,也就是诗中提及的由诗人亲自修建的“白沙堤”。

  大凡真正的文人,大概其心都是相通的。到了宋代,关爱西湖的重任就由苏轼挑了起来。

  苏轼在官场上几经贬谪,大起大落,曾两度在杭州为官,合计大约五六年时间,就是这五六年,他两次治理西湖。对治湖苏轼是作了系统的思考的。第一,治理西湖的资金来自西湖的治理。以湖治湖,以湖养湖。他认为,从湖底挖出的淤泥,是很好的肥料。这些泥土,要堆放,是负担,如果能合理利用,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苏东坡决定,从湖底运出一部分淤泥,用作农田的基肥;另一部分淤泥,用于填埋湖边的一些低地湿地。这样,原来的沼泽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苏东坡利用这些地,募集社会闲散人员和外地农民前来耕作;收获的一部分用来缴纳赋税,作为治湖的费用。由于许多人无地少地,有些游民原来偷鸡摸狗,现在有地可种,无业游民有了立身之本,便在这里耕种度日,游民变成农民,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很受社会的欢迎。

  淤泥的另一部分用来建造一条沟通西湖的苏堤。西湖东西长30里,南北宽30里,环湖方百余里。原来从湖的此岸到彼岸,要环湖走一天。苏东坡用多余的淤泥建造了一条苏堤,并且在苏堤上造了桥,种了杨树、桃树。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为西湖添造了一个景点,又解决了淤泥的出路,而且由于就近堆放,节约了运输费用。湖畔的交通,也方便了不少。更加上他流传千古的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又为这西湖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雅致。

  可以说正是这些胸中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成就了这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今,漫步苏堤,令人不能不忆起当年这两位文学大师充满理想色彩的设计和心思,也只有这样一代文人才能做到将理想与现实,浪漫与实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处风景。

  此外,宋代才子杨万里也对西湖大加赞美: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深刻地讽刺了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时西湖周边歌舞升平的“盛况”: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