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前诵读: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一、谈话揭题
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
3、反馈
a 索取 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
慈爱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一份账单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 ),( )他为妈妈做事的( );当他( )得到了想要的( )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 ),他感受到了母爱的( ),( )地把索取来的( )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 、有经济头脑)
(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
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
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抓住“十年 生病时 一直” 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我感受到妈妈太伟大了!为他做了那么多事还不求回报。我会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向妈妈要钱。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回报她。)
这张写满“0”芬尼的账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妈妈对彼得的爱,你觉得应该是什么?(伟大 无私 无价)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是啊,这位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了孩子: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那种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
3、写小彼得的回想,加深感悟。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小彼得在读这张账单时也想到了很多。
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同学们让给我们拿起笔把小彼得想到妈妈对他的关爱写出来好吗?课件出示
他读着读着,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 )
4、交流 小结
同学们写得真好,彼得一直幸福地生活在妈妈的身边。每天,妈妈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生病的时候,妈妈又无微不至地给他关怀,彼得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付出。
5、小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
师(过渡语):面对餐盘旁边的60芬尼和母亲这份载满爱的“账单”,小彼得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小彼得是怎样把钱塞进母亲口袋的?哪些词最能反映彼得的当时的心情?
理解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师:同学们都知道,此时的小彼得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的心里是充满愧疚的。让我们用缓慢一点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感受小彼得当时的惭愧和内疚吧。
(2)集体朗读体会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妈妈的账单,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师: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在享受亲情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比如: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端上一杯热茶;帮厨房里忙碌的妈妈擦擦桌子洗洗碗;给下班回来的爸爸递上一双舒适的拖鞋等等,尽我们的努力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有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传递,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快乐,更幸福!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母亲》,把孩子带入母爱的情境之中。
谈话导入新课: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你帮妈妈干过些什么?(刷盘子,扫地,倒水,——)。干过这么多,要过钱吗?
由此导课,师生一块板题:齐读课题,指导“账”的写法:古代商人用贝壳作货币。
二 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我先请同学们自渎课文,听清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轻轻地读或大声朗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划下来,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是你容易读错的,你当一回小老师领读这个词语.
小彼得 报酬 索取 收款 款项 慈爱 塞进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如愿以偿
三 默读课文
小老师当的不错,我请你们再来默读一遍课文,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帮助你们思考: (出示投影)
这篇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 ),因为( )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鼓动积极参与:两人交换苹果,你得到的还是一个,交换思想,2个人就是两个,4个人就是4个,只有缺席的遗憾,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全班交流共享的时刻)
2交流:
(1)小彼得羞愧万分,----(知错就改——齐读)
(2)哪里还让你感动?(出示两个账单)同桌对比着读,
两个账单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寻找不同。(数量上,时间上)板书:0
3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妈妈的账单,你还想起了什么?
(洗衣服,三顿饭,挣钱,织毛衣,送雨伞,假期里的旅游,冬日里的羽绒服。
你生病时妈妈时时守护在你跟前。结合孩子的实际,把感人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你发起高烧,病在你身上,而疼在妈妈心里。
4师生读第二份账单,深入感悟母爱无价,
5母亲永远是那么慈爱,0芬尼对妈妈公平吗?你认为母亲的付出应该值多少芬尼?(板书:母爱无价)
6妈妈为什么写0芬尼? 板书:? (她认为应该,教育方法,珍惜母爱—)她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些事情,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全身心的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7这是一份怎样的账啊! 板书:!师生读第二份账单,深入感悟母爱无价,
5母亲永远是那么慈爱,0芬尼对妈妈公平吗?你认为母亲的付出应该值多少芬尼?(板书:母爱无价)
6妈妈为什么写0芬尼? 板书:?(充满母爱的账单,用爱心用绘制的帐单,无私的账单,总额为零,而满载母爱的账单,)
8再读——再深情些。咱们读懂了,小彼得读懂了吗?(出示照片)
也许小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
小彼得展开账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
读着读着,想起了( )
9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小结: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亲”这个只有两个字的一个词,轻轻读出来,却又是如此沉重,她沉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时间和汗水。
四、故事升华——《牛的母爱》
不只是人类之间有母爱,动物之间也存有母爱。请看故事——《牛的母爱》。配乐讲故事。
孩子,这就是母爱,让我们对老牛读——母爱无价!
让我们对普天下的母亲们读——母爱无价!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一课感恩的心,拿出行动,回报父母。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牛的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幺。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
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