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乐曲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节课我以节奏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演唱时的难点,通过学具“红蜻蜓”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运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以画面结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三、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
四、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
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歌曲,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就由我讲给大家听
【寓教于乐】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3、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
B学生分声部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练习巩固】
1、换气处理
师:同学们看一看歌曲有几处换气记号?拿出小蜻蜓,让它来提醒我们换气。
生:寻找换气记号
拿出蜻蜓做动作提醒换气
2、旋律线、渐强渐弱记号
师:红蜻蜓是按照怎样的路线飞的?让我们带着小蜻蜓唱起来吧,小蜻蜓飞的低的时候弱声演唱,飞的高的时候声音强一些。
3、、完整演唱歌曲
4、师:刚才我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演唱叫做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我们按照音乐记号的提示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歌曲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红蜻蜓这首歌曲我们都可以运用哪些演唱形式?我们就运用这样的形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生:找出适合表现歌曲《红蜻蜓》的演唱形式。
1、独唱(男、女)
2、齐唱
【完美结课】
教师小结,提出表扬。
【教后反思】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
能力目标: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在教学中,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准备
手风琴竖笛
教学方法
自学与引导、启发式、合作式……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开始两小节从“”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由于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
二、学习歌曲
1.欣赏《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第一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3.学习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师:提醒学生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二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学习第二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注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3)分小组唱曲谱。
5.合唱曲谱。(《红蜻蜓》歌曲学习)
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
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
3)两个组互换声部练习。
6.合唱歌词
1)教师手风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注意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两个声部声音谐和。
2)教师手风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
三、表现歌曲
1.注意气息的运用。
《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
2.注意节拍
2.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3.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
手风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
1)轻声演唱。
2)气息悠长。
3)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像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