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即允许别人不利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出自不列颠百科全书)。形容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多一些宽容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2、学习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并能围绕论点举出有关的事例。
3、正确地看待宽容,学会用宽容对待别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名句积累,导入新课。
导入: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宽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多一些宽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吧,从中你会进一步理解宽容,学会宽容。
二、初读课文,质疑
1、一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
朗读要求: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注意语气与节奏。
2、师生评价学生的朗读。
3、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解宽容
⑴作者阐述了怎样一个观点?
明确: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⑵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⑶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明确: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⑷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
看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该如何认识“宽容”
材料一: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
材料二:媒体报导: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弱势一方——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丈夫的过失——酗酒、赌博、虐待、侮辱——导致对方的暴行越演越烈,直到受害者不堪忍受时,悲剧发生了:受害人要么被活活打死,要么向施暴者举起了屠刀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