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听了二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课始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了一幅40厘米见方的图画,远视眼的我坐在教师最后一排隐约望见图中有几排盆花,其中红色的一排比较醒目,其他的花实在是看不清了,老师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孩回答:“图上画着一些同学正在花坛边浇花,红花有10朵,黄花有20朵,紫花有40朵”。老师又问:“各位同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时有一名前数第三排的男孩没举手就喊了一嗓子:“老师,我想提出问题,可我看不清”。不知是哪几个孩子喃喃:“我也看不清”。我关切地期待着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一情况,老师大声地对学生们说:“睁大眼睛使劲看……”,部分学生又说:“看不
见!”,老师说:“看不见,我告诉你们……”,接下来,学生们在老师不时地提示各种花的数量的前提下,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为什么每一位学生的教科书上都有与教师出示的这幅图画画面内容一样、清晰度更高的图,教师却一位地强行让学生……?是教师为有效地在创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从中收猎相关的数学信息,担心学生自己看书精力不集中?还是担心学生没有老师的指点不会或是看不明白书?还是……?
课后在我与这位老师亲切交流时,应验了我的上述猜测——我们强调“聚焦有效教学,营造生命课堂”,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能充分尊重课堂中的“生命体”,又何能谈及“生命课堂”,教师主观地创设教学环节,无视学生的感受,不从最大限度拓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切
入点,不从学生认知的“临近发展区”为突破口,而是一意孤行地让学生弃书看图,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看似顾此失彼,“顾此”——担心学生独立看书注意力不集中,担心学生不会看书,就“如此这般”,这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偏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是要通过我们创设的各种教学活动,逐渐指导、教会学生独立地会看书、看懂书、喜欢看书,教师、家长任何人都有义务为之付出,“学生不会学、到学会学、到会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终极目标之一,“领着学生走,学生何时才独立地跑”?
“有效教学”——有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生成的过程”,教师的做工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单位时间效率的高还是低?如何来验证是否是“有效教学”,试金石是学生,每一节课中学生是否积极愉悦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身心是否得以充分的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以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