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个人反思

时间:2021-08-31

  本周周一(10月12日),我与另外一名高一语文组的老师同课异构,分别在英才二班和英才四班讲授了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课后,大语文组集体就我俩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教研。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课堂概况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随想录》里面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通过巴金先生记叙自己在文革期间把小狗送上解剖台以致多年忏悔自责的事件,反映了巴金先生对文革的深深忏悔。因此,我的教学目标主要设定为:第一,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第二,感受文革时代的残酷;第三,学习巴金先生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忏悔意识。针对第一条学习目标,我主要从小狗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即“为什么小狗如何可爱,巴金先生还是要送走他”自然引入对文革的讨论。针对第二条学习目标,我主要从一些文献资料和排比式朗诵让学生带入情境。针对第三个学习目标,我展开小组讨论,即人到底需不需要忏悔,并结合一些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忏悔而有些人不愿意忏悔。在这三个学习目标中,第二个学习目标是完成得最好的,学生和老师完全能够深深体会巴金先生当时的无奈和痛苦,也为他的反思和忏悔找到了心灵上的理解和支撑。

  二、不足之处

  (一)目标设定没有检测,即以小见大的学习方法没有在课堂上点破。

  (二)问题点评不到位。

  (三)问题设置不够深入。

  三、改进办法

  (一)在观看完省优质课观摩课之后,我发现没一个老师对于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的实现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这个课堂完全围绕着目标来走,不管方式如何、效果如何,重要的是课堂目标一定要完成,这才是一个高效的课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组织每一堂课时都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立,就必须围绕着文本。对文本要细细钻研,要先让自己喜欢这个文本,才可以让学生也喜欢这个文本。在喜欢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的情感,哪怕带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这一堂课就是完美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