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课文题目,渗透写作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麦哨吗?
(不少学生纳闷,摇头。)
师:(出示实物,试吹)它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生众:(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这个呀,我也吹过。
生:我们叫它叫子。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盛夏的农村,大片大片的麦子成熟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他们用麦杆做成哨子,呜卟,呜卟地吹着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这麦哨作为课文的题目呢?
生:我觉得以麦哨为题,点明这篇文章是写农村生活的。
生:我认为麦哨也是我们农村夏天特有的,所以作者就以麦哨作为题目。
生:麦哨虽小,但给孩子们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所以作者就以麦哨作为题目。这叫以小见大。
生:我一看见麦哨这个题目,就感觉很美,就喜欢上了这篇课文。
师:是呀,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目取得好,能给整篇文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反思】
现在的孩子对麦哨缺少感性的认识,因此出示实物显得很有必要。其次,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妙,以盛夏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渗透的好教材。以教材为例子、深入浅出地教学,具体形象,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二、理清课文脉络,揣摩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课文)两次。第一次在课文的开头,第二次在课文的最后两段。
生:我从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的麦哨?这句话猜想上一句呜卟,呜卟就是吹麦哨发出的声音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想,真会读书。再读课文,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好处。
生:课文以呜卟,呜卟的声音开头,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我想这是什么声音啊?我觉得这样的开头有新意。
生:课文以呜卟,呜卟开头,然后又提出田野里是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给我们设下悬念,吸引我们读下去。
生:课文最后又写到麦哨的声音,这样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同学们,写一篇文章就好比要造一幢房子。在造房子之前首先要考虑我要造怎样的房子,怎样来建造。写文章时也一样,也要先打个框架,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