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1、信息窗4是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基本的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我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算术法和用方程解)解答,然后过渡到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的教学。通过问答式帮助学生梳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通过进行比较,加深方程和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通过对比分析用方程解和用比例解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建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元认知,过高预测学生的预习能力,造成课堂的懈怠。

  5、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复习阶段占用时间过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

  6、由于过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对知识结构的重视,忽略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造成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即时练习对新知识的巩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和认识了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这部分知识较难,且所处的地位的特殊性,我采取了放慢教学进度的方法,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正比例问题。借用当下流行词汇概括这一课的地位,我认为它就是一节具有“种子”特质的“种子课”故在本课的教学中,要为种子发芽创造所需要的条件。教学中,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1、联系生活,旧知迁移。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新知的学习往往需要旧知或生活经验作支撑。所以在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图引出问题“李奶奶家的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后,我要求学生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为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埋下伏笔。

2、注重策略,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先是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归一法”解决问题。之后,我激励创新,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再次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方法的异同,并能熟练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精心设计,学以致用。

  在题型设计上,编者精心设计了“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测量树高”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及时概括,形成能力。

  在结束本课新知探讨后,引导学生回顾小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以简要的文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运用。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也为后一内容,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学习进行了铺垫,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两者的异同,更能认清知识点的本质,真真正正掌握知识。在梳理解题步骤时,先让学生借助解题经过,说出解题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整理其先后次序,从而形成完整的解题步骤,也达到了概括总结训练的目的。

  回顾这节课,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首先,虽然只教学一道例题,但课堂实施下来,学生练习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保障;其二,在新知探讨中,老师导得过多过细,没有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合作学习;三、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的学习气氛并没有调动起来,各个环节的语言还要不断推敲,还有质疑问难不够充分。要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一堂课结束了,反思40分钟的课堂教学,留给我更多的思索:

1、课件的利用。

  由于自己不会制作课件,只能机械的借用别人的成品,最多也是改动改动,故在使用起来总感觉不是那么顺畅,与自己当初的设计总不是那么融入,导致最后有适得其反的作用。其实,很多时候,课件的利用确实必须,所以,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到达能按自己的心愿制作课件的水平。

2、教学设计不够精细。

  由于近两年,一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的摸索和尝试,即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也为了力争体现自己训练来所取得的成果与摸索的方法,故在其他方面注重不够,将本课中关键的知识点没能作出重点标记,导致学生解题方法掌握不牢固,效果不是很理想,且时间耗费较多等多种问题出现。不管在课堂上进行何种研究,都要以学生知识理解、掌握作前提,这也是一堂课的重点,我们不能撇开本课该实现的教学目标,去另设目标,只能探讨以何种方式实现目标的达成和其他能力的形成,造就高效的课堂。

3、本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体现不够。

  虽说在课堂中强调了单价一定,水的总价:水的吨数=水的单价,这一等量关系,但只是一闪而过,一带而去,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分析,效果可能会更好。都是自己不会制作课件惹的祸!

4、教学中兼顾的内容较多。

  一堂课中只有40分钟,我们应该根据教材重点内容,教学目标确定明确的教学任务,任务不能过多过杂,不能兼顾就要摒弃。本节课中由于考虑到是学校一人一课,所以也想试着运用班班通设备组织教学,但由于自己课件制作不娴熟,只能套用别人的,没能按自己意愿如愿设计安排;其二,考虑到本学期自己进行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课题研究,也想在课堂中加以体现,想法多了,便难以兼顾了,最终也只能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了。

  由此想到,在以后开放课中,应该依据教材,选准特色,设计亮点,加以展现,而不能面面兼顾了;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研究专题,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课堂实施研究,而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课题研究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