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青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松教学反思1

  通过教学《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青松》这首诗通俗易懂,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首先初读古诗: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并且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其次,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进行指导,如:“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利用挂图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最后,重点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有些过早,有些知识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不过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还是很感兴趣。

青松教学反思2

  《青松》一课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角色的进入。

  当学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时,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做了最大努力,有的说出了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出了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的样子。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觉,学生说,雪太大了,落在我头上,压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那你们就读一读,老师听一听,是这样吗?本来“大雪”读得虚一些效果才会有,可是孩子们不管这些,喊破了嗓子在读大雪,我也没“指正”,我知道这时候讲朗读技艺是多余的,孩子们已经是小松树了。

  “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鲜亮”这个词我也没想到,看来,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曾看过一位老师设计的让雪和松树对话的环节。还是让孩子们做松树吧!“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

  “你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啦!”孩子们再一次成为小松树了。

教后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青松教学反思3

  本首诗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在理解了诗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有学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像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中国人民,也会更自然地想到诗的更深一层意思,那么课堂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青松教学反思4

  二年级孩子对学习古诗还是比较冷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开始教学,我适当修改了一下教案,改为诵读大赛,比比谁积累得古诗多,并给予奖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由于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背诵,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的意思。对诗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领会不深。为了突破重点,课前我给学生读了两篇文章《冬》、《岁寒三友》,学生对青松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自己当作小诗人,处在诗的情境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样青松坚强、高洁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不过,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

青松教学反思5

  青松教学反思: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

  但是,受《登颧雀楼》教学时让学生扮演王之涣父子能迅速进入诗境的启发。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角色的进入。当学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时,我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结合插图,做了最大努力,有的说出了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出了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的样子。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觉,学生说,雪太大了,落在我头上,压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那你们就读一读,老师听一听,是这样吗?本来“大雪”读得虚一些效果才会有,可是孩子们不管这些,喊破了嗓子在读大雪,我也没“指正”,我知道这时候讲朗读技艺是多余的,孩子们已经是小松树了。“松高洁”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引导学生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鲜亮”这个词我也没想到,看来,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在网上曾看过花开的声音老师设计的一个让雪和松树对话的`环节。

  还是让孩子们做松树吧!“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