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猜猜它是谁的湘教版的二年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而且大胆的采用学案,实行分组讨论学习,迈出了课改的第一步。课堂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引导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合作,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能力,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同时也让我觉得引导小组讨论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做好:
一、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讨论的契机
1.要选择讨论的内容,在新知探求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疑点外,都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
2.讨论的时机。讨论是教学的需要,讨论的次数应试教学的需要而定,一节课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更多。但如果不需要讨论的话,即使一次也是多余的。
3.确定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可大可小。两三人或四五人均可。应视讨论的内容而定。讨论前,可以先组织同桌议论,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转入小组讨论。
4.讨论的时间。讨论的时间要充分,不应为追求形式去组织讨论,要尽量让学生多说,敢于谈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哪怕说的是错的也要让学生说出来。
二、师“促”生“动”,从讨论中获益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教育学生虚心的倾听他人的发言,特别要认真地去思考与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善于吸取别人好的地方,修正,补充自己的认识,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使讨论的`内容不断的深入。教师应及时纠正发言不普遍的现象,当个别学生胆小或不说话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要不怕说错,暴露错误才有利于进步。何况,自己的话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只有突破难于启口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与同学平等的发言讨论机会。当个别学生过分争强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深思熟虑,就抢先发言时,教师应教育他们,要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讨论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做出负责任的发言,通过讨论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讨论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也要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过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认真组织好小组讨论外,还必须做好小组讨论后的汇总工作。再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这种方式,即可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互助学习,补充与交流,从而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结果,也是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课堂小组讨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猜猜它是谁的湘教版的二年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