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以下关于原电池的教学反思是小编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原电池的教学反思(1)

  [教学原述]

  通过铜—锌原电池的演示实验及动画演示电子流动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原

  电池的原理,原电池教学反思。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没有让学生马上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如下表),按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变化电极材料和烧杯里的物质(其中实验6中锌和铜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让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序号 电极材料 烧杯中物质 预测结果 实验结果 1 Zn——Zn 稀硫酸     2 Cu——Cu 稀硫酸     3 Zn——C(石墨) 稀硫酸     4 Zn——Cu 硫酸铜溶液     5 Zn——Cu 无水乙醇     6 Zn——Cu 稀硫酸     同学们一边兴致勃勃地预测实验结果,一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我一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边有序地做着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同学们顺利的得出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然后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从反馈来看,学生似乎掌握得很好了。

  [问题分析]

  课后有学生对我说,如果能让他们自己亲手做这些实验就好了。还有学生问:我家里的电动车里的电池的正负极及电解液是什么?每年要更换电池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延长寿命?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只注重怎样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而不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论知识,教学反思《原电池教学反思》。而且理论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要为实际生活服务。我们是否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缺乏应有的化学素养,只会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

  [反思视点]

  反思一:本课例是典型的师导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但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很多,可以在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方面都有很好的资源连接,例如音乐卡片、废旧干电池、电动玩具、手机、电子手表、照相机、电动车、汽车等等。能不能调整课堂模式,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提升学习知识能力呢?

  反思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关原电池最关注的是什么?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怎样利用好所有的资源与活动内容进行最佳组合?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更好地引领学生?

  反思三:找准切入点后整个活动的顺序安排怎样?从时间、材料、内容、重点难点、学生情况进行有机整合。

  [模式改进]

  课堂活动模式改为:

  创设情境      探究活动      分析问题      探究加深      掌握新知 在一阵音乐贺卡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新的学习,学生们马上充满了好奇,音乐贺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然后我就顺水推舟的告诉学生要探究的主题。教师在每个桌子上提供以下材料:电极有铁、铜、锌、石墨;溶液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还有塑料绳、电线、电流计。学生从中挑选材料设计出原电池。学生先分组讨论,拟订实验方案,然后利用实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加以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实验完毕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情况,小组间互相交流,从而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最后教师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课后布置家庭小实验——水果的原电池实验。

  原电池的教学反思(2)

  原电池在高一化学必修2已经初步学习过,在选修4中的学习是其知识的延续和加深。我准备了一周的《原电池》录像课终于录完了。回顾这节课留下了不少遗憾。我个人觉得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比如自己太过自信,太求全求多,实验设计、问题设计过多,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学案的探究实验设置不够细化,板书事先预设不够,有点随意,示范性不够。当天由于学生迟来录播室,又因做探究实验,时间控制不好,导致拖堂。而最后的几分钟是我这节课的设计魂眼。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收的急了点。如果再给我一点时间,我的课就会少一些遗憾。这种种的种种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虽然有这许多不足,但我个人觉得我这节课也还是有亮点和成功之处的。

  先说下我的教学设计:

  通过设计桔子电池电极不同的插入手法导致有的能构成原电池,有的不能构成原电池,引起学生的思考,接下来通过复习引课,让学生回答原电池工作的原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再回到解释前面不成功的桔子电池——是由于电极没有插入同一瓣橘肉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抛出如何改进装置的问题?然后开展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有盐桥的原电池。我在此处为了让盐桥的出现水到渠成,做了实验的创新,让学生(1)将干的.纸巾做成桥状放入;(2)将上面“干桥”放入左边ZnSO4溶液浸湿后放入“湿桥”;(3)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盐桥;(4)取出盐桥。通过提供材料,探究实验,设计问题串、让学生实验探究、思考讨论,达到对有盐桥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清晰的认识。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最后再通过与单液原电池的实验现象的对比,让学生讨论两种装置的优缺点,这样也就让学生明白双液原电池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开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让学生明白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对能量转换的重要性,解决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在选修4学习原电池的意义。

  我的成功之处有:

  一情境引入有创新:通过让学生动手做水果电池,在插入电极时,不同的插入手法导致有的构成原电池,看到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的没能构成原电池,看到电流计指针没偏转,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教学设计新颖流畅:本节课我以实验事实设疑,又以实验事实释疑,让学生从直观、生动的实验中发现问题,找到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再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的结果,层层展开教学。

  三挖掘教材探究内容: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和合理处理,如;对盐桥的引出做了铺垫。对比单双液原电池的放电情况和实验现象。拓展了教材的思想内涵。

  四 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每次实验或讨论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讨论较充分和彻底。

  五突出化学实验作用:本课时开设了学生分组实验。从情境问题的设置,讨论后假设的验证,到最后规律的得出都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获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六、发挥媒体辅助功能,本课时多媒体课件制作优良,,借助现代媒体生动直观地展开原电池原理,并利用多媒体的微观动画演示了加盐桥的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突破原电池原理这一教学难点。

  虽然课已上完,留下了许多遗憾,但真真切切感受到在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今后的教学之路很大的帮助。最后,在此感谢我的导师和跟岗队员,是他们给了我智慧和勇气,也对我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感谢万中的实验室老师为我准备了实验器材,感谢东莞中学的吴老师、济川中学的曾老师,让我感受到精彩的不一样的《原电池》同课异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