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因此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一、搜集资料,奠定情感基础。

  课前,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卢沟桥的资料以及日本在卢沟桥事变前在中国制造的其他罪行。学生们收集的资料令我欣喜若狂——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蒋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了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之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点燃,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的憎恨。让学生收集这些背景材料,不仅能够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增加了对祖国历史的了解,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紧扣时间,理清文本脉络。

  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我以“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等几个描写时间的词语为抓手,把“卢沟桥事变”化成多个激烈的战争画面,为学生复述课文做准备。

  三、注重延伸,激发爱国热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年的战争早已成为永久的记忆。但是作为任何一个炎黄子孙,又岂能忘记“母亲曾经的血泪”?“落后就要挨打”!将会一直成为激励我们这一代乃至后人永远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