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中分离可回收垃圾活动三:本活动是对可回收的垃圾,也就是这些物质的进一步认识,并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不同类型物质的方案,再按自己的方案进行物质分离。让学生通过设计分离方案找出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让学生谈自己分离物品的方法,从而引出分离可回收垃圾的意义。其次让学生对分离的垃圾中的物质性质有所认识,通过对垃圾物质的认识从而把分离垃圾的中设计方案有更好的心思。在学生分组讨论及设计方案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根据物质性质选择怎样的工具进行分离及分离的程序,并填写在书本上的流程图中。在分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记录好本小组的分离方法、工具,分离出的物质。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对各组方案进行评价,选出最优方案。各小组根据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写出本组的想法观点。最后,围绕分离出来的垃圾展开关于它们的用途进行讨论。
本活动为了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开展活动前准备的“垃圾”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如废纸、铁钉、废铝罐、废玻璃、废塑料、废布料等,而同时,也准备好一些分离需要的工具,如手套、磁铁、纱网、水盆等。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通过对垃圾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很快就设计出分离的方案及选择的工具,而且每一个小组所设计的方案很适当。学生在实行分离的活动比较顺利,比较好地把垃圾分离出来,课堂的效果良好。
反思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了爱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反思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
反思三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开拓学生的信息渠道,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