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1-08-31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优秀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导入新课】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新课探究】

  一、分析阅读第三段:

  1.学生齐诵3节,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2.问题探究

  (1)整体分析,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2)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5)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文中描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自己描述: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6)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二、分析第四段

  1.学生齐诵4节,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2.整体分析,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本段写了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5. 背诵此段。

  小结: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怕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三、问题探究:

  1.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2.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

  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以醉 写乐) 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

  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导入新课】

  文言总结(作业)

  【新课探究】

  一、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之意。意,情趣。

  得之心,领会在心里。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交错的'样子。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后来。

  二、词类活用:

  ⑴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为……命名”。)

  ⑵翼然(翼:名词作状语,象鸟的翅膀一样)

  (3)太守之乐其乐(前一个: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快乐)

  三、一词多义

  而(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凡作为连接词语和有调整音节作用时,则可以轻读)

  表并列 泉香而酒冽(轻读)

  表承接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轻读)

  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者(轻读)

  表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 而乐亦无穷也(重读)

  也

  表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表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表感叹 (用于直抒胸臆) 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临: 临于泉上者(居高而下)临溪而渔(靠近,在……旁边)

  乐:乐亦无穷也。(名词。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动词,快乐、兴奋)太守之乐其乐(前一个:意动词,以……为快乐;后一个:名词,快乐)

  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为)

  四、句式

  1.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判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表判断)

  2.倒装句

  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以得倒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临于泉上者,定语后置)

  3省略句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五、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也指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 事情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六、名句积累

  1.欧阳修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2.全文主旨句子:醉能同其乐

  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微露主旨)

  4.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5.山间朝暮之景:朝:日出而林霏开。暮:云归而岩穴暝

  6.山间四时之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7.全文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即:翼然临于泉上

  8.太守自谓醉翁的原因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小结】

  一、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二、主题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1.醉翁亭记优秀教学设计

2.《醉翁亭记》优秀教学设计

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4.《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5.《醉翁亭记》的优秀教案

6.《醉翁亭记》优秀教案

7.醉翁亭记优秀教案

8.《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