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亡妇》没有像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淌露,没有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的悲切疾首。抒情的文章,最为忌讳的莫不是矫揉造作之情,浮躁之风,而此文中却非呼天抢地之文,捶胸顿足之章。虽语言上,没有《荷塘月色》的那样秀气,没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样隽丽。然而,《给亡妇》中的质朴平淡,无华中的一种真实,足以打动人心,足以扣动心扉。往往是没有修饰的言语,使人心疼;没有雕刻的诗文,使人悲戚。
对于亡妻武钟谦,先生在《择偶记》、《儿女》、《笑的历史》、《荷塘月色》、《冬天》、《残信》等作品里多次写到她,并在悼念她的诗篇里写下“相从十余载,耿耿一心存”,不难看出,是对亡妻的情深意切,相怀甚甚。而,这一篇,确是先生用“至情”①写就的“至文”②。文中的质朴之感,与《背影》的相似,淡淡的语句,断肠的深情。
此文,为书信体散文,通篇用的是第二人称,读起来,仿若,先生所有想说的话都似对我们说的,而我们也深深的融入其中,为其所感。李广田先生说,那时每当教师教这篇文章,“总听到学生中间一片欷嘘声有多少女孩且已暗暗把眼睛揉搓得通粗了”。
自古以来,对于悼念文,多为从正面的抒发生者于亡者的切切怀念之情,不论是元稹还是苏轼,又或是纳兰性德。而在此文的一开头中便说到“谦,日子真快”,这般的下笔,让我们不得不认为,先生便是要抒发对亡妻这几年是如何的思念,如何的苦痛,如何的孤独。然而,笔锋却是一转为“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平平淡淡的,便骤变为从亡者的那一边出发。亡妻虽已然去了,可她所留下的对孩子、对我,仍是怀念的,胜却那深怀七情六欲之人。而“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个”中的另一个角度,便可看出,亡妻身前最为深爱的是儿女与我,只有我们才是她生活的全部、全部。而,于此又能感受到的是,先生对亡妻的怀念,就似“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之感。这人就似还在一般,就似坐于先生面前,与她缓缓道来这些年来儿女的变化,世事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