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时间:2021-08-31

  《匆匆》是现代散文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作为短短600余字的散文,题为《匆匆》,却非“匆匆”之作,饱含着深刻的文学意蕴。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成就杰出的一位。他的别开生面、诚挚感人的散文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匆匆》就是其中之一。《匆匆》所借以抒情的具体物象是极难把握,极难表现的虚无缥渺的时光。然而作者却能赋予这一“无形物”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畅地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情怀。

  朱自清以他特有的朴实清淡之笔,细致地刻画了时光转瞬即逝,飘忽而去的特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用一气呵成的三个分句组成排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淡淡的冬去春来、春去春又回的季节更替画面。诗人先运用传统的起兴手法――借物起兴,从燕子的来去、杨柳的荣枯、桃花的开谢,来渲染时间的来去匆匆,造成一种紧迫的氛围。紧接着是一连串四个设问,问而不答,由此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读者稍加思索,自可得出答案。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同时也耐人寻味。作者用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第二段,作者紧扣“匆匆”落笔,默默算着从自己于中溜走的日子,已达八千多个,“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但唯其短暂,更应珍惜。因为稍一疏忽,便会消失在“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时间长流里。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作者不禁“汗涔涔而泪潸潸”了。如此的想象,形象中蕴涵着哲理,构成了一种诗意美。

  第三段作者围绕“我”的一天日常生活,从人们都必须亲身经历的琐事人手,浓墨重彩地描绘时光的匆匆流逝。“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像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飘飘然“挪移”而来,在你稍一转动之时,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作者借客观事物描绘主观想象的东西。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但作者却从中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当“我”企图挽留时,时间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然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也不由“茫茫然跟着旋转”了。真是挽不住,留不得呵!日出日落,来去匆匆,光阴本是无影无踪的,但“太阳他有脚”,作者正是扣住这“脚”,把时间这个空灵的对象写得新鲜活脱,使无情之物充满了人情,形成了虚实相生的深邃意境。

  第四自然段一连串六个设问句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淋漓酣畅地表达了作者爆发出的感情的巨澜。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从字面上看,一串设问轻轻巧巧,无只言片字的慷慨激昂,然而却感人至深,魅力无穷。这篇散文是作者在24岁时写的,年轻的作者不仅是在感叹时光的飞逝,更是激励自己不要虚掷光阴,要坚持自己的执著追求,要做点什么留点什么。

  全文最后的收束,重复第一段中的关键句,点明题旨,突出“匆匆”,并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