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时间:2021-08-3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杰出散文家,尤其是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艺术成就极高,被誉为“白话美术的模范“。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朱自清散文的诗性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江苏扬州,自称“扬州人”。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斗士。关于他的散文创作,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道:“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的确如此,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创作了一大批独树一帜、纯正朴实的诗性散文,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为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创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写作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诗性特征:

  一、朱自清的诗性人格

  朱自清人格完美,温润如玉,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他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孤傲,以自己的死警醒世人。当年毛泽东给朱自清以很高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还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文如其人,诚为“积极的狷者”,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反动统治者的恨,对劳动人民的爱,对幸福未来的盼,逼真似画,清隽如诗,或亲切抚慰,或金刚怒目,如椽巨笔谱写出生命的华章,人生的绝唱。其诗性人格在散文世界里光照千古,彪炳日月,使人徜徉其中,感受无边无际的诗情画意,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养分。正如当代学者陈剑晖先生所言,诗性“是一种难以把握,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社会生活、自然状态和精神感觉的复合体”,读者可以从散文中感觉朱自清的完美人格所散发出来的博大宏阔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