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凭借着细腻深刻的文笔,特立独行的作风,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之力,就舞尽了明月的光芒。在这寂寥的人间剧场,曾经的故事,都已淹没在落落风尘中。那个被岁月抛掷的女子,从遥远的巷陌,款款走来,走过季节的轮回,来到我们的身边。细细读来,用心品味,张爱玲的作品弥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她用这种悲剧感讲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故事,营造了一个个荒凉的世界。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配大绿,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由此我们看出她在创作上的美学喜好就是这种所谓的“参差对照”,在这种对照下,我们可以体会到张爱玲的小说始终都笼罩着一种可喜的讽刺,讽刺中透着淡淡的荒凉。一读张爱玲的小说,不管是没落的封建社会时期,还是沦陷时期的沪港洋场,无不透着阴森森的荒凉。可以说,张爱玲小说的底色就是荒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释张爱玲小说荒凉的美学风格:
一、环境的荒凉
张爱玲的小说环境总是阴暗,透着沉闷的压抑感,就像无边的荒野里,有个哀怨的胡琴咿咿呀呀诉说着生命荒凉的轨迹。环境的描写对于小说主旨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张爱玲就是巧妙的利用了对环境细致深刻的描写,才创作出了一个个荒凉的故事。张爱玲小说中对环境荒凉的描写,最突出的表现在色彩、意象和时代背景的荒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