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张爱玲,道不完的张爱玲,现在如果再来讨论张爱玲在身世、小说方面的传奇,这似乎已经属于一种老生常谈。正是这种风靡世人的张氏气质与文采,使得张爱玲也频频成为电影中的主角。无论是以张爱玲原型为主角的三毛编剧、严浩导演的《滚滚红尘》,还是更多以张爱玲的小说所改编的电影如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关锦鹏导演的《红玫瑰白玫瑰》。从80年代初到现在的21世纪,张氏小说那种唯美、独立风尘临水照花的女性形象和独特海派风味的故事情节从来没被电影界冷落过。当我们沉醉在这些电影作品中时,却经常忘却了张爱玲曾编写过的《太太万岁》。
作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小说作者,张爱玲还曾是一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据她的弟弟张子静回忆,张爱玲年轻时的喜好也是看电影,在家特别爱“看英文的电影杂志”,而“出门就是看电影”。还回忆说“有一年她和我还有许多亲戚一起到杭州去游玩,她忽然看到上海的报上刊登着电影《风》的广告,就马上要回来看,谁劝她也不听,最后只好由我陪她乘火车回上海。我们一下火车就直奔电影院,一连看了两场,她才尽兴回家,我弄得头疼如裂,而她很满意的说:‘幸亏赶回来看了,要不然我不知道要怎样难过呢!’”。正是有当时这样的对电影的热爱,让电影的经验和学识沉淀在作者的心灵深处,才使后来的创作有了厚积薄发的可能。
1947年的上海电影界左翼运动风起云涌,由于当时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受到苏俄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的作家参与了对“底层小人物”的描写中去,从‘民族魂’鲁迅先生到一般的文学青年。带有进步思想的左翼作家对这些小人物的描写上表达了自己的“哀其不幸”,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这些民众在强大黑暗的社会面前的“怒其不争”。出身在‘三不管地带’上海租界内的张爱玲,却避开了拥有革命情怀的抗战文学和鸳鸯蝴蝶的闲适文学,在沦陷的洋场里将目光和笔触投在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身上。她的作品始终把自己时代已经发生而将要发生的“破坏”作为背景,由此开掘个人的情感世界,特别使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和注定要被冷酷的现实所嘲弄的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