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张爱玲”热

时间:2021-08-31

  也许是人在边缘久了的缘故,凡是国人热这热那的时候,我都不大掺和,“张爱玲热”也不例外。

  李安新作《色·戒》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有报道称在《色·戒》之后,邹静之接下了《倾城之恋》的改编,将之变成了一部30集的电视剧;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版《红玫瑰与白玫瑰》,成为今年话剧百年的一个压轴大戏;芭蕾公主侯宏澜也瞄准了芭蕾《色·戒》,该舞剧将作为2008年旧金山国际艺术节的邀请剧目,明年5月首演,已流行很久且当下仍在流行的“张爱玲热”俨然将再度升温。

  不过在我看来,“张爱玲热”大不同于“超女快男热”之类的精神现象,虽然也有媚俗的嫌疑,但不一定不好。凡事都应经过辩证分析、权衡利弊后,才可做出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追本溯源,了解“张爱玲热”的来龙去脉。

  第一次“张爱玲热”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这次的特点是张爱玲一出现就成为了“市民文化的明星”。作品由于赶上了“阅读荒”的大好时机,加上她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因此,张爱玲受到了不同政治倾向和文学趣味的文学界各方面的欢迎。其中,傅雷(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是最有分量的评论文章。

  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与上次不同的是张爱玲被重新“挖掘”出来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且先是受到“专业阅读”的重视,然后再进入商业炒作范畴。1981年张葆辛的《张爱玲传奇》的出现,应该说只是“文革”结束后在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文坛忆旧”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对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起重要作用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中对张爱玲的推崇所引起的大陆文学界的重视。1984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将张爱玲写入文学史,成为了张爱玲研究全面展开的一个标志,也可以说,从此以后,第二次“张爱玲热”才正式形成。80年代的研究反过来又成为了八九十年代商业化炒作的基础,换句话说,即先是文学史家“发掘”出张爱玲,给张爱玲重新定位并将其经典化。接下来,专家的意见被影视传媒吸收转化,使得张爱玲为广大读者观众所了解。而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更推动了热潮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