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寓言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两则寓言故事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会写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习《知了学飞》。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

  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分段读这则寓言。

  说说知了是怎样学飞的。

  照样子写词语

  爬来爬去东张西望

  用以上两个词语仿说一句话。

  3、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4、小组讨论:《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班级汇报交流。

  三、学习《蜗牛和蚯蚓》

  教法同上。

  在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蜗牛和蚯蚓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来分析它们的形象,从而悟出道理。

  四、再读这两则寓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蜗牛一样,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更不能像蚯蚓那样,满足于现状,害怕辛苦,那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生活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整体导入

  这两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指导朗读。

  《知了学飞》中,知了“东张西望”、“爬来爬去”的神态和动作要重读,两次出现的“知了!知了!”在读时可适当夸张,以突出知了的自满和不耐烦。

  三、选自己喜欢的一则寓言进行复述,可加上自己的想像和动作。

  小组练习复述。

  推选复述优秀者进行表演复述。

  四、识字写字。

  认识的6个生字,通过组词的方式练习识记。

  写字。

  注意“嚷”的书写指导和“翅”的读音矫正(读chì不读cì)

  五、拓展: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等书。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寓言教学设计2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

  嬉戏(xī)禀告(bng)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

  1、朗读2、复述3、精缩内容4、概括寓意

  5、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学习方法总结出第二则寓言的寓意。

(四)、研读与赏析

  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吗?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这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5、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6、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7、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

  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体验与反思

  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过《落难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运你会怎么做?

(六)、拓展与延伸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慷慨决定时的情景及对话。

(七)、课堂小结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八)、布置作业:

  写一则寓言,题目自拟

  要求:1、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

  2、200字左右

三、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赏月心旷神怡

  得月惊喜万分

  守月得失之患

  还月心旷神怡

教学反思: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了授课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四步法概括寓意的目标基本实现,并通过体验与反思达到了德育目标的要求,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但只是在框架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有了新课改的“形”,还没有上升到“神”。对于“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件使用相结合?”这一问题没有作深入思考,以至于教师不能离开操作台进行课堂教学,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同时,在“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以及“如何评价、鼓励学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