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途:寓言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时间:2021-08-31

  2010年我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邀请发表演讲,讲的题目是《文学距离我们有多远》,结合自己的寓言写作及作品谈了一点文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体会,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介绍自己寓言写作的经历,讲到了我的处女作。今年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建会三十周年,恰恰也是我的处女作发表三十周年。

  我的处女作是一篇寓言,题为《站在地平线上》,发表在1984年4月7日《北京日报》,出版第一部寓言集,我也把它放在第一篇。那是经过几年文学理论熏陶和文学创作的积累,一个文学青年首次将文稿变为铅字,喜悦的心情难于言表。记得接到样报时,我高兴地将报纸抛向天空,报纸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径直钻进了床与墙的缝隙,我不得不爬到床底下把“地平线”拣出来。从这次见报后,我的寓言作品开始陆陆续续发表,我也从此与寓言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还是一个航天企业的电装工人。

  《站在地平线上》表达的是同为地球人,人人生而平等的寓意,作品中的人物均是“大个子”、“小个子”等常人。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些荒唐,看似不大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仔细琢磨,实际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表现,又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事。大个子带着自我优越感与小个子比高低,甚至歧视性地逼小个子服输。但是在公平正义的人眼中,地平线上没有高低,人人平等。这些思想深处对平等的追求,呼唤对人格尊严的尊重,既来源于我的身世处境的带来的基本诉求,也来源于进入开放的中国的各种人文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篇处女作成为我寓言创作的良好开端,它对于我取材的思路和思考的方向选择都起到了鼓励和引导作用。随后写作和发表的寓言及其他样式的文学创作,大都属于这一格局,即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人性,注重思考高度与深度。而这一切大都以对生活的体验和把握为基础。如《失魂》、《质的较量》、《度量》、《平等的追求》等,几乎每一篇都能找到我生活的影子或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