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吉林长春希塑中学张冬梅老师讲戴望舒《雨巷》的录像,很有感触,新课标推动的语文课改的确有效。
总的来看,张老师这节课设计得非常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首先,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改变了以往常见的满堂灌的做法,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一开始老师先朗读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印象;随后又由学生朗读两遍,一遍是个人读,一遍是集体朗读,每读一遍老师都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感受;接着学生发言,谈自己对诗的印象,较多的是“凄清”“迷惘”“寂寥”等,大都是摘诗中某个词语来表达;然后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感受逐步往诗作的基调与氛围上引导。这些引导很自然,因为紧密结合学生的第一阅读印象,并非高头讲章,也不是一味灌输。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到诗歌氛围之中,阅读、感受和理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核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诗词教学更加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是出不来的。张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对路的,也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
这堂课还有一点比较成功,就是既放得开,又不面面俱到,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整体安排干净利落,井井有条。课堂前半部分反复阅读课文,从中穿插引导学生感受诗作氛围,然后顺势提出探讨"美的原因";接下来用细读的方法,重点分析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讲得很深入,又能结合学生的体会,把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引发出来了;最后则提升一步,重点解说形成诗作美的主要原因一一意境之美,并说明意境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这就把《雨巷》的艺术特色勾勒出来了,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中意境之美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