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1-08-31

  展读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最先进入我们的审美视境的,是余秋雨在心灵与自然的深度亲合过程中,所提到的蒙落着精神光照的山光水色。余秋雨在阐述自己关于艺术创造见解的理论著作中,曾特别强调主体应该避免单向执持,强调主观与客体、心灵与自然的深层遇合和双向互渗,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物我交融通神同情的矛盾统一关系。他的这种不刊之论自然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挥,也是余秋雨自己的审美创造经验的总结。面对自然.余秋雨的审美心境是虔诚的、膜拜的、陶醉的,是毫无阻滞地发自内心的亲合与投入,正因为这样,他方能随物宛转,进人到与自然心照神交的审美发现状态。于是,他在《沙原隐泉》里发现了夕阳下绵绵沙山这一无与伦比的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在《寂寞天柱山》里,山中的奇丽山石及各色林木一下子就将作者的“全部感觉收服了”,让他体味到了“比寂静更静的静”,感觉到了“一种不见风的凉爽”。

  不过,面对自然美令人目不暇给的绮丽与斑斓,余秋雨似乎并没有陶醉得驻足不前(如果这样,他便与那些逍遥林泉模山范水的文人墨客没有两样了),他在本质上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于是,他便常常将自己从对第一自然的感性沉醉中超拔出来,注目于那些窝存于第一自然之中的第二自然——或者说,人文自然、人文景观,——即那些蕴蓄着富厚的文化意义的“人化自然”,试图从文化角度观照和审视曾经行止于这些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人的精神、人格及命运,并通过对他们身上的文化意义的发掘和寻绎,探讨诸如特定文化的性质、深层结构、未来选择及文化人格的重建与文化精神的重铸这样的重大间题.而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所谓人文景观,就是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文化性,也指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象.人文景观既能反映一个民族心理的倾向和特点,又能反映它文明进化的程度,因而,人文景观是民族和时代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构成这种景观的要素是物质的,但它展示的效果却是精神氛围性的。这样,从人文景观的角度考察特定时期文化的性质及文化人的心理结构、人格样态,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