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对中国文化做了哲学式的反思,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其中对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忧患与反思恰好体现了当代文人的文化自觉与承担,在他的忧患里探寻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灵魂以及包涵在内的人生感悟,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而忧患意识也成了余秋雨散文的主要特征。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说“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是的,我们跟着秋雨先生所走过的路十分沉重,在那里山水名胜已不再是自然的山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演变,无情的景观因为太多人的参与而变得碎落,复杂,悲壮。鲁迅先生曾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①而秋雨散文正是带领我们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的破灭,珍贵的消亡,我们越走越沉醉,越走越难过,越走越深思。这一幕幕造物主的恩惠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了破落?在悠悠时空岁月里又是谁在暗中操纵着这一切?也许一切答案都显得是那样的迷糊和苦涩。然而辛辛苦苦作了一次旅程总该是有收获的,秋雨先生知道“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也许还是会回来的。
(一)对中国文化的忧患
秋雨散文大多是借文化古迹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脚迹,思考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命运奠定了大多数秋雨散文的基调,作者从每一景,每一物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国文人的心态演变,并夹着着历史的沉重感去思考着,于是导致从没有哪本散文集像《文化苦旅》这般充满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一开篇《道士塔》就走的这样悲壮而沉重,敦煌文化,“沙漠中的牡丹”中国文化的精粹,却在一个龌蹉的道士手里败下阵来,而作者对这样的一个将敦煌文化卖给外国侵略者就像“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一样随意”的行为会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和无奈。王道士只是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丑,却在中华民族的心坎里留下了如此深的一笔伤痕: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②
先辈的勤劳和心血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一个个数字很是刺眼,每个数字都是对王道士沉重的审判,也是作者无尽的忧伤,这样的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悲剧仅仅是因为偌大的中国因为穷而无力保护自己的文化,是么?可是作者却一针见血的发现: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付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王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真的是穷么?只是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花天酒地,更愿意把这些东西作为讨好官僚作为晋升工具的谄媚而已,面对这样的事情,作者很无奈,也只好逼着自己相信一个很难说服自己的现实: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此段道出了作者对敦煌的深爱,对敦煌破坏的痛心疾首,对偌大的中国文化被任意破坏,作践的忧愤。民族的悲哀在余秋雨先生的心里疯狂的撕裂,他恨不得上前去阻止这一切,哪怕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可是他又怎能阻止得了呢,他只能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然而作者发现这样巨大的一个民族悲剧竟然只得让一个小小的道士来抗的时候,除了恨,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悲愤了。但是一句“我好恨”恨的是多么无奈,恨的多么辛酸,恨的多么痛苦。
余秋雨用深厚的学问功底、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识、丰富雄浑的想象力与精湛博大的思考能力相结合,表达出了对中国文化命运深沉的忧患和反思,发人深省。而用理性的眼光去发现忧患,反映忧患俨然成就了秋雨散文反省文化的最重要一笔。作者揭示的现实如一盆冰冷的水泼向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祖辈呕心沥血创造的灿烂文化,到了我们这一辈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古语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道士塔就像一面镜子,丑陋的王道士,低俗的官员都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可以一一对照,今天的我们是走在破坏还是建设的道路上呢?在思考过后,余秋雨先生使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对那些破坏民族文化的行为义愤填膺,燃起了我们下决心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好好珍惜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