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男,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诗人。主要作品有《乡愁》《余光中经典》《传说》,其中《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余光中:年逾古稀的中文卫士
“在英文逐渐将中文软化的今天,中文系就是国防军,每一个中文系学生都要守护中文清纯的生态。”
5月22日,刚刚荣获2003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称号的余光中先生在复旦大学作了题为《中文与英文》的讲座。500人的报告厅容纳了千名前来聆听的学子,连地板上都坐满了,几乎寸步难移。
76岁的余光中,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说起幼年时曾在上海读过一学期的书,“那所小学名叫醒华小学,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的ABC是在那里学的。当年我住在法租界霞飞路一带,上海一直都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大港口。每次想到上海,我就想到ABC,然而成年后,只有从张爱玲的小说里神游上海滩了。”
在写作逐渐沦为商业活动的今天,坚守着纯文学阵地已逾半是个世纪的余光中,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身为优秀的翻译家,余光中多次受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但他对中文的偏爱仍溢于言表,“中文是一种有弹性的语言,她是崇尚‘美感第一,逻辑第二’的。相形之下,英文就有一些看不开了,名词到哪里都要加‘一个、一只,这个、那只’的冠词。而中文的诗歌,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多的内容,这是英文的十四行诗所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