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等词语,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词素分析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祖国文化、对侵略者的情感
4、领悟课文特殊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查阅工具书等方法理解目标1中带点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按“概写→辉煌→毁灭”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自读第二自然段:
⑴ 圆明园是一座__的皇家园林。它由______组成,许多小图分布在__三面。
⑵ “众星拱月”里“拱”的意思是__,词语的本意是__,这里指__;说明圆明园的布局__。
4、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____,还有__……园林艺术有____,还有__……说明圆明园是__漫步园中,有如__;仿佛__。
5、默读第四自然段:
圆明园收藏的珍贵文物,上至__,下至__,历时__;收藏了__。说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__。
6、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__,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读第五自然段:
⑴ 勾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作,你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 能不能把课文中“闯进”换成“进入”?能否把“凡是、统弦、实在、任意、连”这些词去掉?为什么?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8、讨论:
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二、练习提纲
1、听生字、新词,用“举世闻名、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缩写文章内容。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学写读后感: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生字正音:
损、宏、侵、烬。
2、难字书写:
剔、侵、瑶、瑰。
3、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4、抓段与段的联系分段。
二、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体会作者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1、布局辉煌→众星拱月:
圆林艺术的瑰宝。
2、建筑辉煌:
建筑艺术的精华。
3、文物珍贵→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热爱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无比痛恨之情
1、自读、句画,批注体会。
2、换词、增删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恰当,深入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之情。
四、讨论题目,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
先“辉煌”,后“毁灭”,一美一毁,爱恨交织。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下面是其公开课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想一想你能有几种填法。
1、幻灯出示:圆明园是()。
2、指名回答,教师出示: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齐读这三句话。
三、组织学生展开自学讨论:
这三句话是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有一个旅行团要到北京去旅游,其中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好,李老师和其他老师就来当游客。现在你们可以准备一下。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2-4自然段,前后四人展开讨论。
2、补充资料,看一段录像。
3、提示:一般导游介绍一个园林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它的具体位置,然后介绍它的整体布局,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最后介绍的、也是具体介绍的是这个园林的建筑特色,主要景观等。你们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先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圆明园吗?
4、学生按教师提示的顺序作介绍,教师作相应的指导,并练习朗读。
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上黑板画出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般地环绕"的意思。板书:规模:非常大。[
第三自然段:句1:你平时见过的哪一个建筑也是金碧辉煌的,你能举个例子吗?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你能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举些例子吗?练习读句1,指名读,比赛,全班朗读。句2、3:讲解平湖秋月、雷锋西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两处。句4,补充瑶台、武陵春色的出处。
讲述: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当你漫步圆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听了导游们的介绍,你觉的圆明园怎么样?板书:景观千姿百态。再让我们来投入地读一遍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想象圆明园中的辉煌景观。
第四自然段:板书:收藏:最珍贵。
5、各自朗读2--4自然段,并结合板书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举世闻名)
5、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吗?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圆明园这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六代一百五十年的营建,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惜,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与英法联军的一把巨火!
1、看录象。
2、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想想你能不能?"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们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4、指名回答,板书:掠夺、毁坏、焚烧、化为灰烬。
理解"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5、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五、体会文章的中心。
1、课文学完了,读到这里,你又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讲,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二:对侵略者的仇恨。)
2、这里,李老师还摘录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为什么说当"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我们这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正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规模:非常大掠夺
举世闻名景观:千姿百态毁灭化为灰烬
收藏:珍贵文物焚烧
损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