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五校联谊活动。今天我们大家汇聚在望二小,共同聆听了×老师给我们上的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 这节课×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平淡的导入、蕴藏着情感波澜。
课的开始老师深情地向同学们说,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 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我们分明感到,老师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老师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他们,把心里的话儿藏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 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对文本的整合、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 老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当学生回答(两个)以后。 教师在黑板上也板书了两个不可估量、不可估量。不知道各位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当时就觉得很纳闷,为什么×老师板书要连写两个?这不是重复么?接着×老师又问:“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回答(悲痛、愤怒、伤心) 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后, 师又说: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不可估量,黑板上的板书有三个“不可估量” )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略) 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板书:化为灰烬)。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 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黑板上出现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 不知道各位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我真的被震惊了"从这板书当中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触目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感到×老师对文本处理得比较奥妙。先谈第一段,接着谈最后一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这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因为本文如果太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美景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老师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的基调先是由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爱恨交加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