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论晏殊在词的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摘要】晏殊作为“花间词”的代表人物,他一改唐代把词大多作为反映爱情相思之类题材的传统,继承了晚唐词成熟的方面,使词成为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的真实情感,打破了词在唐代文人眼里不登大雅之堂的状况。晏殊继承了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的词风,又吸收了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在词作上开拓的深沉的艺术境界,开拓了宋代婉约词派的新道路,这对柳永、苏轼、秦观等婉约派词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晏殊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清人冯煦《蒿庵论词》中称晏同叔为“北宋依声家初祖”。
【关键词】晏殊;词的发展史;婉约派;历史地位
一、晏殊简介
晏殊,字同叔(991-1055),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14岁应神童试,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诗文集今已不传。有《珠玉词》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