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是一位传奇女子,她的一生是如此的轰轰烈烈,那么,关于这位贵妃杨玉环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贵妃杨玉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杨贵妃(719年-756年),号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父早丧,养于叔父杨立璷家。善歌舞,通音律,聪明过人,身材丰腴,姿容绝代。始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召入宫中,深得唐玄宗宠爱。天宝四载(745)进册为贵妃,姊妹皆有才貌,分别封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出入宫掖。堂兄杨钊,赐名国忠,升任宰相,权倾朝野。贵妃兄妹使玄宗耽于声色享乐,不理朝政。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玄宗无军可调,出逃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士兵不行,诛杀杨国忠。玄宗被迫赐杨贵妃自缢。
她先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为公爹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7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为唐代第一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羞花”,杨贵妃。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是谁杀死了杨贵妃?
杜甫与白居易观点相反
杜甫名诗《北征》最后一节,写到“马嵬事变”:“忆昔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从其中“中自诛褒妲”一句看,杜甫似乎是说,杨贵妃是被唐玄宗亲自下令处死的。
刘禹锡《马嵬行》诗转述当地小孩子的说法:“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具体细节是:“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意思是,唐明皇在军人的逼迫下,不得已(请特别注意“舍”字)用内含金屑的毒酒赐死杨贵妃。
白居易《长恨歌》叙述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至“西出都门百余里”的马嵬驿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显然,白居易认为,杨贵妃是被扈从军人处死的。
郑畋《马嵬坡》诗是这样写的:“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诗中虽然说唐明皇难以忘怀杨贵妃,但主要内容是:拿南朝陈后主(隋军攻占南京时,他跟妃子张丽华、孔贵嫔一起躲在景阳宫一口枯井里)作反衬,说明唐明皇圣明,能够在危急时刻,为了国家利益,下令处死自己宠爱的妃子。
这几首诗,都是唐人咏“马嵬事变”的名诗。他们的观点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派:杜甫、郑畋似乎认为,唐明皇在处死杨贵妃一事上是主动的;白居易强调扈从军人(六军)的作用,没提唐明皇的作用;刘禹锡介于两者之间,既强调了军人的作用,也没有忽略唐明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