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多少的文人雅士创作了很多的佳作。其中,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这首《檄风伯》值得我们赏析一番。
檄风伯
杨万里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泝流更著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中国号称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史上好诗自然多得是。不过仔细一分析,其中有幽默诙谐趣味的诗歌却是寥若晨星,少之又少。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几乎是其中唯一的异数,他的诗人称“诚斋体”,特点就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不避俚语,可以称为“新感觉派”。笔者认为,这首七言古诗《檄风伯》就颇能代表“诚斋体”的风貌特色。
从内容上看,这是诗人行船的时候遭遇大风写下的一首诗。诗题中的“檄”,是檄文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风伯,就是风神。诗题合起来看,就是向风伯发通牒的意思。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诗的头两句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渲染了风之狂暴酷烈。古人早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传说,这风从陡峭的山崖吹来,呀呀作响,让人觉得好似猛虎张开血盆大口发出震动山谷的巨响;狂风吹动江面,险恶的滩头发出雷鸣般吼声。猛烈的风声、轰隆的滩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精妙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将原本无形无质的风刻画得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四句主要从行船人的主观感受着眼间接刻画风。泝,同“溯”。本来就是逆流而上行船,如今偏偏遇上打头风,前行自然是难之又难。究竟有多难?诗人说,难得好比撑着铁船要上牛斗(星座名)一样。这又是一个奇妙的想象和比喻!直追唐人李太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浩叹。诗的前四句先从正面、然后从侧面极度渲染了风的猛烈、险恶,这就为下文诗人“通牒”风伯蓄了势、张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