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徐志摩那闪电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列宁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其著名的论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由此观之,徐志摩的诗必然反映出他所处时代的特点而且会比普遍的实际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要领悟徐志摩诗歌的精神,了解他的生平及所处年代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出身于封建富商之家。他的父亲徐申如在镇上开着酱园、布厂、丝厂和发电厂,在上海、南通还办有钱庄、纱厂;又担任硖石镇商会会长,在当地是个有钱有事的人物。
徐志摩是长孙独子,从小受到家里宠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他天资聪慧,清秀俊美。在杭州一中读高中时与郁达夫同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对文学有感兴趣。1915年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为夫妻。那时徐志摩19岁,张幼仪16岁。张家财大气粗,幼仪的大哥君励,是政坛的风云人物,政学系的头目,还担任过民社党的党魁,二哥嘉璈是中国金融界的巨擘,还充任过国x党的交通部长。徐家高攀这门亲事无非是想借张家的势力让儿子顺利地进人中国金融界。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对这位大家闺秀并不来电,夫妻感情异常的平淡。婚后不久徐志摩就乘着列车北上,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巨大的梁启超先生,并拜这个大学者为师。1918年,他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壮志,赴美留学。他在克拉大学历史系获得了学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