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关于徐志摩和四个女性的故事编撰大家了解吗?
徐志摩,这个为爱而逝的诗人,一生都在爱情的甘露和泥淖中迂回挣扎。他在传统婚姻的藩篱内与张幼仪结婚,却在异国他乡将之遗弃;他对林徽因钟爱备至,却无法执子之手;他对凌叔华心生爱慕,却有缘无分地成为“同志”;他和陆小曼顶着世俗压力完婚,却把爱情遗落在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最终,为赶赴梦中恋人的一场报告,在空中划出了永恒的弧线,动人而凄楚。徐志摩死后,其全集的出版竟异常传奇地与这四位女性纠葛在一起。
陆小曼与《志摩全集》出版的苦难历程
陆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其主持编辑的《志摩全集》虽未如期出版,却可称得上是第一种徐志摩全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家全集。
徐志摩去世后,在他的学生赵家璧的协助下,陆小曼编辑整理了10卷本的《志摩全集》,以告慰亡灵。为尽可能多地收集徐志摩作品,陆小曼向北京众友去函索取书信,但收效甚微,胡适等保存志摩书信最多的生前好友反应冷淡。好在陆小曼手中书信已够丰富,能凑就一卷,也算是渡过了这个难关。就在良友图书公司准备出版《志摩全集》之际,胡适通过两千大洋的预付版费说服陆小曼,将全集从“良友”转移到“商务”出版,不仅让前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让赵家璧的编辑生涯遭受重创,而且延误了这套全集的出版。从这个角度来讲,胡适该是《志摩全集》深锁“闺阁”的“元凶”。
为什么胡适要出面转移全集的出版社?为什么《志摩全集》迟迟不能付印?这些都是徐志摩全集编撰历史中谜团一样的话题,永远无法言说通透。最合理的解释,当然是胡适希望好友的全集能由实力雄厚的出版公司出版,如此在校勘、版式、装帧等方面力求完美。但胡适的初衷因抗战爆发而演化为一场没有尽头的梦魇,《志摩全集》被迫搁置。还有一种解释来自意识形态立场,就是当时“良友”披上了“左翼”色彩,胡适自不乐意好友的全集混杂其中,故说服小曼中途“倒戈”良友。而当商务接印《志摩全集》之后,或许由于战乱带来的生存压力使人无暇顾及此事,或许胡适等人觉得公开日记和书信的时机不成熟,又或许胡适等人希望收集散落他人手中的日记和书信而不得,因作品不齐而只能暂缓出版。
《志摩全集》出版的“倒戈事件”引发了胡适和陆小曼对赵家璧的歉意,反而显示出人性柔软的一面。向来只把作品交新月书店的胡适,1936年破例将《南游杂忆》交给良友图书公司出版;陆小曼拆下全集中的日记编成《爱眉小札》,1936年交付良友单独出版;1947年,陆小曼重新收集整理的《志摩日记》,交赵家璧主持编辑工作的晨光出版公司出版。这多少证明了陆小曼的善良品性,和对徐志摩怀有深情。20世纪上半叶,国内时代风云变幻,知识分子的恩怨纷争终究敌不过战争和政治的红尘,文坛的几多遗憾和裂变永远难以抚平,《志座全集》出版的苦难历程就是一例。
话说陆小曼弥留之际,嘱咐侄女陆宗麟把《志摩全集》全部清样和纸型交给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保存,陈氏于1966年春把商务印书馆的清样交送给北京图书馆。1983年,香港商务印书馆把《志摩全集》合编成5卷本出版,付印时改名《徐志摩全集》。此全集时隔47年后终于正式出版。上海书店的林国华、刘华庭收集了当年没有编入《志摩全集》的大量诗文、书信和日记,1992年以4大卷《徐志摩全集补遗》为名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至此,这套9卷本的徐志摩全集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