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一生酷爱文学,著书无数,名篇佳作如云,是当代著名作家,时任某知名文学杂志主编。他素来提倡文学要从娃娃抓起,并身体历行,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义务担任了某小学文学社团的辅导老师。陶老授课灵活,方式新颖,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有时还自掏腰包买些学习用品来激励孩子们进行写作,对孩子们的作文总是认真批改,有时批至深夜,累的腰酸背痛,他却乐此不疲。
在文学社里,一个名叫张晓亮的同学引起了陶老的注意,他非常调皮,平时听讲不怎么认真,日常练习也不怎么突出,但每次文学社组织写作比赛时,他都能写出让陶老吃惊的文章,次次获得头等奖品。在以后,陶老就更加关注张晓亮,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他写作,有时将他写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有时将他的作文张贴在校外文学园地上展览,有时还奖励他一个小红包或学习用品,张晓亮也特争气,每次受到奖励后都能写出好的文章。“是根好苗子,一定要把他培养好。”陶老暗暗地对自己说,他坚信,张晓亮长大后肯定在文学创作路上有所作为。张晓亮的语文老师和陶老是挚交,谈起张晓亮时,老师告诉陶老,晓亮以前有抄袭现象。陶老摇头,不可能,小小的年纪怎会染上这些陋习,再说作文都是命题作文,如何抄袭?
在陶老的建议下,张晓亮如愿以偿地担任了文学社副社长,一下成了学校的小名人。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感恩征文中,他的一篇《追忆父亲》深深地打动了陶老,文笔流畅,感情真挚,让陶老最为感动的是没想到晓亮父亲早逝,母亲下岗,家境如此不幸的张晓亮却如此坚强、乐观,他决定将他的作文推荐到省里一家知名报纸发表。
有了陶老的推荐,不几日,作文就在报纸上发表了。陶老想给晓亮一个惊喜,文学社活动期间,陶老趁课间没人,偷偷地将报纸放进晓亮的书包,当陶老拉开晓亮的书包时,一本《小学生作文精选》映入他的眼帘,他好奇地翻了几页,清楚地看到了一篇《追忆父亲》的文章,除署名不同外,其余内容完全与张晓亮的作文相同,作文很明显是抄袭的。
“你的作文是不是存有抄袭现象?”陶老小心地问道。
“没有。”晓亮干脆地答道。
陶老拿出了那本《小学生作文精选》,让晓亮自己看看。
“这不叫抄袭,我爸爸说了,这叫借鉴。我见爸爸在杂志和报纸上经常发表借鉴的文章,现在已是市里的名人……”张晓亮得意地辩解着。
“你爸爸?!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张涛。在XX局工作。”张晓亮说。
“XX局的张涛,是你爸爸?!”陶老惊叫起来。
张涛以前就是陶老一直看好的写作者,在他编的杂志上采用了他的多篇文章,其中他还向国内有名刊物推荐了6篇予以发表……陶老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果然搜到了他推荐的6篇文章早在2004年就发表了,内容完全一致,只是署名是他人的。
陶老陷入了沉思:张涛,一个丢失良知与文心的小贼不足道,关键是问题发生了可怕的扩散,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