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师,又看『喜材”来了。”
“对呀。”六十多岁的米永祥隔三差五来关注一下自己给自己打的“喜材”:“打好了?漆上了?”
“这几天给做好了。上架打底漆,挺费劲的,得用桐油、石灰、糯米汁浇嵌缝。上黑漆、抹桐油——”寿木师傅道。
“黑漆上厚点。前攒的那个『寿』字,我自己写。”
“当然当然,米老师一手好书法,我们怎敢代笔?”
棺材店都成行成市,临街的是铺面,前半部陈设各式棺木,人死后置办的称“寿材”,活时置办的叫“喜材”。店后方做工场,拉大锯、刨木料、上油漆,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棺材店只能备货等客上门,或客人按能力预订,不便四下推销,都是口碑相传。
米永祥给自己打的“喜材”,也经几番议价。
清代有这风俗,无论日子多艰难,只消不沦为乞丐,三餐吃不上,否则总要早早积下足够的“棺材本”,准备好一口棺材,才叫安心瞑目。
棺材是每个营营役役老百姓最重视之物,一生奔忙的总归宿、好房子。
米永祥叹道:
“人说『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最好的寿板当是柳江河北岸的木材,质坚色黑发亮,敲上去有铿锵之声……”
“米老师,我们选用的有柚木、柏木、杉木、松木、榆木、槐木、红橡木、赤桦木,不逊色。而且按质论价,放心,都为老人家冲喜增寿。”
米永祥心里有数,这个算盘拨弄了好久,“喜材”挑了又挑,耗了一生中大半积蓄。
一般人都是子孙为表孝心来打的,但米永祥妻子早死,又没儿没女,一切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