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乡愁范文一:
我们的家,就在我们的心上一直放着。从一条江到另一条江,从一条河到下一条河,古代的先人们长途跋涉来到了东方,筑鸟巢,开天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那小小的鸟巢,就是我们温暖了5000多年的家。
但,离开了家,就有了愁苦的纠结,就有了几千年的漂泊。大海苍苍茫茫,即使一片树叶似的小舟,也会注定找不到岸,将会在这无边无际的遥望里走向虚无,走向海天之间那些遥远的愁苦。乡愁的意义该有多么大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这是一首作于1804年的诗歌的标题,也是诗人和妹妹两年前在返回格拉斯米尔湖的途中,与公园水边的几棵水仙偶遇时的心境:“……我从未见过那么美丽的水仙。它们和长满青苔的岩石相点缀,有的把头依靠在岩石上,仿佛枕着枕头消除困倦;有的摇曳着、舞动着,仿佛湖面的微风逗得它们开心地欢笑。这些水仙看上去是那么的欢乐、光彩夺目、千姿百态……”乡愁的意义,也就变成了诗人一如水仙般的思绪,虽不明媚,虽不浪漫,但却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那孤独的最高处。“乡愁即水仙”,200多年前的华兹华斯似乎这样告诉我们说,也似乎在暗示诗人精神世界里的那几棵水仙之所以能清香至今,是因为我们不解美丽、不解水仙,更不解当年那些空灵飘逸的愁苦罢了。
不难理解,水仙是英国人的最爱,全都被大片大片地种植在野外,每年三四月间,门前屋后,山川原野,水仙花总是一个劲地朝最热烈的程度绽开,然后怒放、枯萎。我崇尚这样一种神往的姿态,单就水仙花而言,的确是清丽、忧郁了一些,宛如那美丽的仙子一般灿若高天,她们身上的贵族气在大地上散漫开来,直抵我们的心灵。想想看,假若我们一天天老去,我们的水仙情结不散,假若那水仙的清香越来越纯粹,那么,我们的乡愁是不是越来越愁苦了呢?所谓美丽的,总是愁苦的,这愁苦,因了我们几千年的漂泊感不去,因了我们对于水仙花香的另一种阅读,所以后来,愁绪漫游,我心似水。
我时常怀想中国那个诞生《诗经》的古代,我们的先人临水而居、逆流而歌,他们的思想是纯粹的,是无为有为的,是有道可载的,所以才会有“大道无形”、“上善若水”这等佳话。历史的呼吸,总是在不经意间回响,一个个先人从南走到了北,又从西走到了东,漂泊感的万千纠结,大概是一个“空”字。我想,天是空的,时间是空的,愁苦是空的,水仙清香是空的,万事万物是空的,人,后来也会是空的了。
空,没有终点。好比一个人的乡愁上路,一走,就是今生今世,也许他看不见,也许他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