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悼亡诗及亡妻墓志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韦应物生平提供了翔实的信息。悼亡诗及墓志都反映出妻子在韦应物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悼亡诗创作的初衷。
韦应物诗集中存留了十九首悼亡诗,抒发了对妻子深切的悼念之情。纵观韦应物的悼亡之作,以深挚真情追忆亡妻往事,或诉说死后哀伤,在众多优秀悼亡诗中魅力独显,成为悼亡、爱情诗的典型代表。
一、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韦应物悼亡诗的创作缘起
天宝十五年,二十二岁的韦应物娶十六岁的元苹为妻。此时韦应物还是一个“无赖恃恩私”的“亡命儿”。后来诗人的性情却发生了戏剧性转变:李肇《国史补》对其有“立性高洁”的描述;白居易推其“高雅闲淡”(《与元九书》)。究其原因,除了时代、社会等客观因素,或多或少也与成年后的家庭生活有关。正如孙映逵先生所说:“成家以后,家庭温馨,妻子贤惠,因而收敛身心。”韦应物的妻子为何能带给诗人这样的影响?2007年出土的韦应物家族墓志,其中包括由韦应物亲撰并书写的《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以下引用时简称《墓志》),为我们了解韦应物的婚姻生活打开了一扇大门。
首先妻子元苹是大家闺秀,举止端庄。志文记载:“夫人讳苹,字佛力,二魏昭成皇帝之夫人吏部之长女。”由此可以看出韦氏妻子元苹出身名门,与韦应物的结合完全符合古代世家大族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中国古代重视对女性传统道德的教育,元苹自幼学习女训,知书达理、容德兼备,深得韦应物欣赏,正如志文中所载:“动止则礼,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于奉亲。”元萍还很会处理家事,相夫教子。墓志说:“小女年始五岁,以其惠淑,偏所恩爱,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诗人在悼亡诗中也说:“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妻子的贤良淑德给韦应物省去诸多后顾之忧。最后,元苹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尝修理内事之余,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墓志》)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后也开始“把笔学题诗”,于是二人有共同语言,彼此情趣相协,心灵相通。元苹的温柔敦厚感染着诗人,令他全身心放松,享受家庭温暖,其冷峭乖戾的性格锋芒逐渐被磨平。二人“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伤逝》)。可以说韦应物能够有如此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妻子元苹功不可没。
封建礼制下,男女婚事皆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此也造就许多悲剧的婚姻。韦元二人虽为包办婚姻,婚后却相濡以沫、挚爱情深,实乃幸事。也正因如此,在妻子蓦地撒手人寰之后,更加重了韦应物伤悼之情的浓重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