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特别讲究韵味,朗诵时也应把这种韵味表达出来。对于韵味的阐释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不可能穷其根源,但每个人大体上都能有所感受。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余韵和味道。
(一)声有余韵
声有余韵,或说声有余音,是韵味的一种表现,它给人以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之感,让人屡屡回味都能有一种美的享受。
朗诵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的需要,在关键的字词上作一些点染,如增强共鸣、延长字音等等,以产生声有余韵的效果。比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萦绕着诗人无法排遣的羁旅愁怀,富于一种凄清、孤独、惆怅的美感。“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是一个近景,用声回收一些,“声”字加强低频共鸣,并将字尾适当延长,让人觉得钟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这个“声”字是着力处理的地方,其声音形象的塑造本身就具有韵味的一些特性。
(二)因势改型
因势改型,是说某些字音的调值顺应语势的变化而微微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在语音规范的基础上所作的微调,属于语流音变的范畴。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叹了好雨来得正是时候,突出了喜悦的色彩。“润物细无声”一句总体语势下落,但“声”字因其阴平调值而适当将音高提起,可以把“55”的调型调整为“445”的调型,也就是说,“声”字的字尾可以微微上挑一点儿,让人感觉到诗人是在试图侧耳倾听那令人欣喜的雨声。这种调整是能够为朗诵增添一些韵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