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他的诗

时间:2021-08-31

  [摘要]王维诗歌真正实现了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主体精神的自我观照——王维和他的诗。他常常赋己心于山水,在山水中观照自身,从而表达着自我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就是表达人的精神境界。

  自此,山水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便空前地显露出来。王维为后人的精神自由提供了一种“境静林间独自游”的审美之境,这就为现代人在浮躁激进的功利社会环境中安顿自己的心灵营建了又一处“桃花园”。

  [关键词]王维主体精神精神自由

一山水诗与画境相融合,这是王维山水诗的重要特点。自从苏东坡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便已成为对王维诗歌的公论,就是说,王维诗歌真正实现了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王维的山水诗常常不再仅仅为了“畅神”而作,更是在为了观照自我主体精神而作。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在他的这些诗中,无论你看到了禅,还是看到了空;也无论你看到了静,还是寂,总之,那里都有作者的身影,这是读王维诗常带给人的深刻印象。“静”、“空”、“寂”、“幽”,使他置身与自然同化的静穆观照中,并与生命的执著与善待构成和谐的统一体。而且,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都包涵于生命体验之中。

  他常常赋己心于山水,在山水中观照自身,从而表达着自我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就是表达人的精神境界。

  自此,山水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便空前地显露出来。于是,寄身山水,便在山水中寄托个人的体悟,传达个人自由精神,从而获得彻底的精神满足。“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那份悠闲自足,啸声清越而舒畅,令人自然想起魏晋名士,想到了阮籍。王维表现出了一种脱俗的情操。诗人同大自然进行着融洽的交流,他的“弹琴复长啸”有什么意味?“人不知”而为幽篁、明月所知,幽篁及明月有什么奥秘?“人不知”则为诗人所知。这种物我相知的境界超越了喜、怒、哀、乐的日常情绪,是一种恬淡、闲适、安祥、澄静的境界。王维的诗之所以能够达成这样的一种恬淡、闲适、安祥、澄静的境界,原因在于他对禅理具有自己的独特体会。

  他往往为了外化他的心境,为了寄托他的禅意,兴会神到,欣然命笔。正如他的许多诗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等所表达的那样,都是禅意盎然的。

  禅宗思想的底蕴,原来蕴涵一种向自然挑战的精神,一种自由无碍地在禅境中往还的精神。

  他早年大抵也是怀抱积极用世精神,力图奋发有为,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因佞臣执政,朝政日趋腐败,政治上的失意与挫折导致政治理想破灭,痛感“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社会文化论文《主体精神的自我观照——王维和他的诗》。”(《叹白发》)“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口号又示裴迪》)于是,便以澄静之心去体悟自然与人生,并表达自己对禅理的独特体会。(《偶然作六首》云:“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他的诗便常以理趣(或“禅趣”)胜。这自然也要归之于他的笃信佛教,精禅理的信念与修养。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含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幽静、闲适自在的境界。禅意融入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使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从而使他的诗歌尤其山水田园诗归于天然、空灵、含蓄、幽静。他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有一种冲淡空灵的缥缈神韵,遂形成王维山水诗的明秀空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