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三次思想统统一源自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笔者在《学术之旅》系列的首篇《创新的困惑》一文的结尾中曾说:“统一教材、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口径,从来就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的”。该文在发表后,许多读者都就统一的问题来加以评论,认为这是当前应试教育的症结所在,笔者兹就这一问题尝试浅谈之。

  历史上可能有过几次大的思想统一,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的统一,学术思想是一个时代思想的本质体现。

  第一次统一,应该是秦始皇时代,将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统一为法家思想,焚书坑儒,不仅仅造成了秦王朝的短祚,“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之亡也,非国土不广,殽函不固,之所以发生“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贾谊《过秦论》)的转化,正在于秦王朝的“燔百家之言”,没有了独立的学术平台,譬如人失却耳目之交流,失却血液之流通,成为一具僵尸而已。但这还仅仅是一个王朝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中国文化史、学术史、文学史的一次文化断裂。

  第二次统一,应该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两汉时代,这是另一种形态的统一,自汉武中兴之后,士人“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纷争王庭,树棚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故杨雄曰:‘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又从而绣其鞶帨。’”(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皓首穷经,雕钻学术,其实是对学术的另一种残害,这种残害,比之秦始皇时代的外形焚烧,更为残酷,它所扼杀的,是学术的内在生命,是学术的创新生命。因此,两汉时代之文学,以歌功颂德的大赋为其一代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