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西林壁》引发的感悟

时间:2021-08-31

  《题西林壁》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题西林壁》引发的感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西林壁》引发的感悟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脍炙人口而富含哲理的宋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目解析

  本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在西林寺壁上所题的一首哲理诗。把哲理诗作为考题,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一种,而诗是比较难懂的一种材料。考生首先要读懂、读准该诗,然后提取诗意,再把尚在朦胧、模糊中的诗意用明确的语言概括成一个观点,再把该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主题(或话题),综合考虑为文的诸多要素,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可见,在为文的长链中,准确提取诗意是关键的环节。

  该诗有何诗意呢?从字面上看,第一、二句重在“看”字,写看到庐山表面的样子(“岭”和“峰”)和观山的初步感受(“各不同”);第三句重在“识”字,表达探究“真面目”的愿望(“真面目”与“假面目”相对,即庐山“表面” 的样子和观山“初步”的感受);第四句重在“缘”字,写“不识”“真面目”的缘由——身在此山中。

  所以,从整体上讲,本诗写“在山中”与 “真面目”的关系,主要诗意是“处在山中”不利于认识山的“真面目”。由此引申,考生可以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以写圈外与圈内、宏观与微观、个体与整体、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等,下面潘炯心同学的《我们其实很幸福》一文就属此类。

  当然,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以反其意而写,写“安然处在山中”享受“山中”“圈内”之乐,写享受局部之美,写小天地之妙,写局外人的隔膜,写“非我”的外人的无知和身外的无意义,写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等。

  也可以综合考虑,写“内”与“外”、宏观与微观、大与小的各自的利弊与长短,写“内”与“外”的结合,写既入得其内又出得其外等,黄阅智同学的《入得其内,出乎其外》一文就属此类。

  从局部上看,第一句“横”和“侧”写看的角度,第二句“远”和“近”写看的距离,“高”和“低”写看的位置,第四句“山中”与暗含的对立面“山外”写看的视角,所以考生可以写看庐山的角度、远近、位置、视角等与认知庐山“真面目”的关系,可以写换位思考、距离产生美、位置决定视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等。

  但不管写什么,都要和“认知”某事物的“真面目”有关,而不能脱开如何认知某事物真面目的话题而谈角度、距离、位置、视角等,否则就脱离了该材料,就失去了感悟和联想的针对性了。比如,有考生写“要从不同角度看寂寞”,本来是扣住了原材料中的“角度”了,但若全文都在谈“寂寞”,那话题就转移到了“寂寞”上了,而“寂寞”就和原诗相去甚远了,这样写就不是题目所要求的读完这首诗引发的“感悟和联想”了,那与苏轼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允许就这首诗而谈“寂寞”,那也应该允许就这首诗谈“快乐”“幸福”“教育”“苦难”“困难”等,那大量的套题作文就会出现,命题者会同意吗?真实写作的同学会同意吗?这样公平吗?所以脱离该材料而谈角度、距离、位置、视角等任何话题,谈得越完整,越偏题,越暴露出套题的痕迹。

  另外,文中不必一再强调“要”或“不要”怎样,比如要认识自己,要理性面对,不要坐井观天,不要有惯性思维等,而要把笔力集中在“如何XXXX”上,比如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理性面对、如何才不坐井观天、如何才能脱开惯性思维等,这样才和原诗的诗意紧密内切,才具有说服力,才有深入论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