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诗人在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东晋末年,厌恶令人窒息的官场生活,而隐居到清新朴实的大自然当中,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并第一次把酒作为一种文学主题表现在诗文中。《饮酒》二十首是诗人酒后抒慨,充分体现了诗人美好的田园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憎恶以及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气节。《饮酒》二十首关注时事、崇尚自然,充分反映了诗人的思想不仅受儒、道两家的影响,同时也受魏晋玄学的影响。《饮酒》二十首影响深远,从杜甫到白居易,从李白到苏轼,历朝历代响慕其诗风者,几成风气。其中南宋辛弃疾尤为突出,其词作近十分之一涉及陶渊明。
一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我国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诗人厌恶令人窒息的官场生活,而隐居到清新朴实的大自然当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归隐以后的陶渊明,尽情地陶醉于大自然的恬淡和静逸之中,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开辟了新的蹊径。陶渊明对诗歌主题作了很大的创新,主要有五个方面:回归主题,饮酒主题,固穷安贫主题,农耕主题和生死主题[1]。本文在这里主要论述他的饮酒主题。
酒,早在《诗经》中就已多次写到,而且大多在雅、颂之中,《诗经·大雅·韩奕》“清酒百壶”之句可证。古人祭祀离不开酒,祭祀诗中常常提到酒也就很自然了。汉魏时期,文人饮酒带有以酒解忧的目的,并有借着酒醉来抒发忧愤、远祸全身的用意,所以在咏怀诗里常出现酒。另外,朋友间的交往需要酒来滋润,所以在宴饮诗、赠答诗中也会出现酒。诗酒之缘从此更加深了,阮籍便是一个典型。但在诗中写饮酒,以至形成一种文学主题,应当说还是自陶渊明开始。酒,已成为陶渊明生活和文学的标志,他曾将友人颜延之给他的二万钱悉送酒家,以便随时取来斟饮。陶渊明饮酒是饮出了“深味”的,他对宇宙、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他的哲学追求,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素心,有时就是靠着酒的兴奋与麻醉这双重刺激而得到的。前人说他“篇篇有酒”(见萧统《陶渊明集序》),虽未必然,但在他的作品中写到“酒”字的频率确实很高,《饮酒》二十首便是一个明证。《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旧说多认为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公元416年)、三年间,王瑶定为义熙十三年(见所编注《陶渊明集》),可从。按据原诗第二十九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