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苏轼

时间:2021-08-31

  苏轼是豪放,又具有情趣的人,他所写的《》家喻户晓,书作中的内容非常的广泛,无所不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东坡志林》,欢迎阅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杂家类四 杂说之属

  △《东坡志林》·五卷(内府藏本)

  宋苏轼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东坡《手泽》三卷,注曰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者也。今观所载诸条,多自署年月者,又有署读某书书此者,又有泛称昨日今日不知何时者,盖轼随手所记,本非著作,亦无书名,其後人裒而录之,命曰《手泽》,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故题曰《志林》耳。中如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穿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穿掌四语,据《东坡外纪》,乃轼谪儋耳时,醉至姜秀才家,值姜外出,就其母索纸所书,今亦在卷中,自为一条,不复别赘一语,是亦?辑墨迹之一证矣。此本五卷,较振孙所纪多二卷,盖其卷帙亦皆後人所分,故多寡各随其意也。

  点校版本说明

  《东坡志林》,宋苏轼着。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此书宋时或称《东坡手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即著录《东坡手泽》三卷,并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也。'《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盖轼随手所记,本非著作,亦无书名。其后人裒而录之,命曰《手泽》;而刊轼集者不欲以父书目之,故题曰《志林》耳。'然黄庭坚《豫章集》卷二九《跋东坡叙英皇事帖》云:‘往尝于东坡见手泽二囊,......手泽袋盖二十余,皆平生作字,语意类小人不欲闻者,辄付诸郎入袋中,死而后可出示人者。'则《手泽》之名为作者生前自定。又苏轼元符三年内移过廉州,有《与郑靖老书》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预有《志林》之名。此书传本颇多,卷数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百川学海》本(《百川》本),明成化《东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万历赵开美刊本(赵本),清嘉庆张海鹏重刊赵本(张本),次年复辑入《学津讨原》本(《学津》本),涵芬楼据赵本校印本;十二卷本则有明万历商浚《稗海》本(商本)。一卷本仅载史论而无杂说;十二卷本皆杂说而无史论,虽收罗甚丰,然讹误亦不少;五卷本兼有杂说史论,去取较为精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仲和,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英宗治平二年(1065),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1069),服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判官。四年,倅杭州。后历知密州、徐州、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七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知登州。寻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1086),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后又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1094),贬惠州。四年,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北归。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苏轼一生著作甚丰,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全传》等。(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及孔凡礼之《东坡志林》点校说明)是次录文,据王松龄点校之《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与及孔凡礼整理之《东坡志林》(见于《全宋笔记》第一编第九册,大象出版社,2003年)二书互参而成。前书以涵芬楼本为底本,校以《百川》本、赵本、商本、《东坡七集》本、文澜阁库本(补钞本)、张本及《学津》本。后书亦以涵芬楼本为底本,主校以茅维万历丙午所刊《苏文忠公全集》(苏集)。校记则采录两家之长,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