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卫风·河广

时间:2021-08-31

  河广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杭:《楚辞·九章》王逸注引诗作“斻(航háng)”,渡过。苇可以编伐,“一苇杭之”是说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极言渡河之不难。

  跂(qì):同“企”,就是悬起脚跟。予:犹“而”(《大戴记·劝孝篇》“跂而望之”与此同义)。以上两句言宋国并不远,一抬脚跟就可以望见了。这也是夸张的形容法。

  曾:犹“乃”。刀:小舟,字书作“舠”。曾不容刀:也是形容黄河之狭。

  崇:终。从天明到早饭时叫做“终朝(召zhāo)”。这句是说从卫到宋不消终朝的时间,言其很近。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诗经故事

  狄人打进卫国时,大多数人渡过淇水,去齐国求援,也有人朝宋国方向跑;宋国和卫国是世代联姻,当时宋王宋桓公的夫人就是卫国的公主,只不过被桓公给遗弃了,有人说她回到了卫国,也有人说还在宋,只是受了冷遇了,不知在那个宫里清修呢。

  弦子奇是宋国人,但很少在宋国居住的,常年在宋、卫、郑、蔡之间作生意,贩运些牛马猪羊、生丝布匹等;狄人攻进卫国时,他正在朝歌呢,一听见这消息,吓得赶快朝老家宋国跑去。

  一路上跑向宋国的人也很多,有平民百姓,也有王公大臣、王子王孙,一路上分分合合,弦子奇遇见了好几群呢,虽说是没了平时的神气,可遇见了平民时,还是趾高气扬的,赶车的直叫让路,动作稍慢一点,鞭子就劈面而来了;弦子奇经见的事多,知道那些人的脾气,躲的快,没挨上鞭的,可前前后后有不少的老百姓吃了亏呢,等车过去后,百姓们倒是相帮扶的多;弦子奇身上常边着个药箱的,也就发挥了大用处。

  等百姓们跑了半天路,到达黄河边时都傻眼了,平日里摆渡的船只都扎在了对岸,任你喊破了嗓子,也不见那梢公撑过小船来,到后来倒喊出了几个兵丁来,对着弦子奇们说:宋王有令,狄人势大,奸细狡猾,所有人等一律不准入宋,任凭这边哭声、叫声乱成一团,那边就是不发过船来,有几个胆大会水的跳下了河趄对面游去,眼看快要到岸了,却从对面苇丛中冲出几个弓箭手来,一阵箭射后,河水都红了,众人吓得就没有人再敢下水了。

  远处有人大叫:狄人来了!河岸边正哭的人们,便四下逃开了,有的钻进了苇丛中,有的跑到了小山上的树林中,弦子奇一见没法,也跟着几人跑上了山,后来想想人多了不好办,就一头钻进了一石坎下的乱草丛中,正爬着,却和一人碰了个响头,大家顾命要紧,也都没计较的,伏在了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一动也不动了。

  过了多半个时辰后,太阳都下山了,才有人站出来,在山顶上看了看,叫道:狄人没过来!大伙儿出来吧。

  众人又都聚到了河边上,有人烧直了火堆驱寒,更多的人对河对岸的兵士喊起了话,央求着让派过船来,也有人转身朝齐国跑去了。

  天要亮时,弦子奇站了起来,大声的唱道: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一会儿,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歌声传过河去,唱得对面的兵士心里也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兵士们也跟着唱了起来。

  这歌简单易学,歌词好记,调子就是弦子奇平日里赶牛路上走时唱的调,大家都熟悉会唱的,所以一天功夫不到,宋国的人也都会唱了。

  歌子传到了宋桓公的耳中,多年来和卫国的交往也随着歌声,打开了他的记忆,想了一阵后,他派大臣去河岸边,让兵士们划过船去,把在那里已守候了两天两夜的人们接过了河。

  后来,宋桓派兵进了卫国,想赶走狄人,帮卫人复国,可打了两仗后,他明白了凭他是无法驱逐狄人的,就派人找来了卫公子,立了卫戴公,还到处派人去收拢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