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知识
1、关于《诗经》的成书:
采诗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
献诗说:周代公卿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删诗说:《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和作者
(1) 时代:西周初期 ——春秋中叶
(2)地域:东之齐鲁,西之渭陕,北之燕冀, 南之江汉。
(3) 作者:王公贵族、平民、奴隶
3、《诗经》的概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305篇。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有诗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周颂”的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 “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4、《诗经》的“六义”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毛诗正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
(1)三体(类型):根据音乐分为风、雅、颂
风:音乐的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地方土乐。
雅:正。朝廷、王畿的乐调。周王朝直接统辖区——中央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的音乐。“美圣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毛诗序》)
(2)三种手法:根据手法分为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兴者,托事于物。——《周礼·大师》
会意——《段玉裁注说文》
文已尽而意无穷,兴也。——钟嵘《诗品》
盖兴者,因物感触,言在此而意寄于彼,玩味乃可识,非若赋、比直陈其事也。
——[宋]罗大经
凡景物相感,以彼言此,皆谓之兴。后世咏怀游览,咏物之类是也。 ——[清]黄宗羲
5、《诗经》的用途:
典礼、讽谏、娱乐-----教化的工具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6、《诗经》的主要内容
(1)婚恋诗
A. 自由、浪漫型
《北风 · 静女》(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B. 礼制渗透型
《郑风 ·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C. 相思悲歌型
《 陈风 · 月出 》、《 秦风 · 蒹葭 》、《 卫风 · 氓 》
《 秦风 · 蒹葭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D. 畸型情爱型
《邶风 ·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求之,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凂凂。燕婉求之,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求之,得此戚施。
(2) 征役诗
A. 厌倦战争型
《卫风 · 伯兮 》
伯兮柏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B.积极征战型
《秦风马 ·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C.复杂心态型
《小雅 · 采薇》
(3)农事诗
《幽风 ·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我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